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19 17:48:12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 全班成绩:

  四年(1)班:平均分:86.12 优分率:69% 合格率:92.86%

  四年(2)班:平均分:87.42 优分率:75% 合格率:97.73%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x(55.5) 曾x(36) 梁x(45)

  四年(2)班:贺x(15)

  1、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对整数知识建立系统的认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知道数起源数,量起源量,为后面学习含有小数的名数转化做好准备;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分数知识迁移到小数,并区分它们的不同点;

  4、在应用题中渗透函数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

  5、注重思维过程的展开,教会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设计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使学生便于对思考方法的掌握;

  6、加强口算的训练和力度(计算准确性及速度),强化如:25×2、25×4、25×8、125×4、125×8等算式脱口而出;

  六、具体安排:

  单元

  教参课时

  计划课时数

  说明

  《四则运算》

  6节

  9节

  增加乘、除法复习1节,综合练习与评讲2节。

  《位置与方向》

  4节

  8节

  增加复习量角1节,综合练习1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1节

  15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综合练习2节。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节

  18节

  增加综合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 三角形 》

  6节

  10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节

  10节

  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统计》

  4节

  5节

  增加专项练习1节

  《数学广角》

  5节

  5节

  《总复习》

  4节

  10节

  合计

  60节

  90节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贯彻学校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校和年级段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20xx年的高考做准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高考的优胜,是我们教学目标。

  一轮复习,大至延续到明年的3月。目标由“点”到“线”,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理清楚,使学生能在夯实基础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加强复习的计划性,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对本学期的备课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好每章复习

  这是个将数学知识由“线”到“网”的过程,将分散的知识串成面、串成体,形成知识体系的网络化,将问题归类,进行知识迁移和联想、分解与组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重视单元内综合,更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在知识的交会点处设计问题。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在问题的分析、思路发展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的导向,在思维过程中点明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思路发现过程中所起的重点作用。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题能力

  平时的练习中,会遇到很多熟悉的题目,在高考题中,将出现一些“新”的题目。“新”是测试真实能力的基本条件,学生在考试中经常有一种“恐长”,“恐新”心理,在平时教学中强调变式训练,题目形式要新,寻找一些“新”题、“好”题给学生,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索,寻找解题途径。

  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备战高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做题训练尤为重要。模拟题要定时定量训练,把训练当考试,积累经验、锤炼心理。选择题的训练立足基础,提高准确性,注重方法灵活性。填空题的训练注重训练学生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注重书写结果的规范性。填空题只写答案,缺少选项提供的目标信息,结果正确与否难以判断,一步失误,全题零分。解答题重视审题过程,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五、注重学生卷面表达的训练

  高考要获得好分数,除了具有较高的数学功底外,还要避免出现失误失分。一方面要通过试题训练使学生减少、避免马虎、失误丢分,还要强调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学生答卷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推证合理、详略适当,做到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做的题目也争取得部分步骤分。

  六、做好试卷评析工作

  学生将常常面临模拟训练,教师的讲评试卷要分析题目考的哪些知识点、需要哪几种能力、体现哪些数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出题者意图。讲评中还要不断转换条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训练,不能只满足于就题论题,要注重探求解题规律,提高点评的质量和效益。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2班学生现有58人,总的来说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优差学生差距很大,优生占的比重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不够认真;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缺乏上进心。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

  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对下发的教案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在写好教后记的同时,做好改正工作,以便为今后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上课要认真负责,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重点辅导好后进生,多提问,少批评,多表扬,树立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使他们尽快赶上来。

  3、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把结果反馈到学生切实体现出检查指导的作用。定时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形成一个认真写字,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风气。

  4、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杜绝生搬硬套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的目标教学的运用,尽量让学生做到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五、教学时数及进度安排

  周次

  课题

  课时

  1、小数乘法

  2、小数乘法

  3、小数除法

  4、小数除法

  5、整理和复习

  6、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7、应用题

  8、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节约能源

  9、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0、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1、梯形面积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2、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绿化校园

  13、用字母表示数

  14、解简易方程

  15、列方程解应用题

  16、列方程解应用题、整理和复习

  17、总复习

  18、总复习

  19、总复习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看,两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上)的五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

  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

  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

  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本人决定在第十一周开一堂公开课,与学校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

  四、继续教育计划:

  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通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

  2、阅读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还有很多,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法五、教学进度第一周集合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周指数函数第五周对数函数第六周幂函数第七周函数与方程第八周函数的应用第九周期中考试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年级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3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本学期计划特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口算方面: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笔算方面: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估算方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8、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三、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5、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体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四、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五、采取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六、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本年级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效率低下,比较浮躁和骄傲,有爱做小动作的现象。需要对其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每班都有少数学困生,知识前后学习不够系统,知识上存在很多的缺漏。因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知识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3、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答题习惯很差。审题浮躁,不能静心细审。计算答题粗心,态度马虎潦草,不能认真对待。

  五、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自查每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通过做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二、学术状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很有意思。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计算速度慢、容易出错等粗心的问题。遇到思维深度难的问题时,有对困难的依赖和恐惧。这学期要再接再厉,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2)、角度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1)(2)、观察对象(1)、时间的认识、数学的广角(搭配1)、数学实践活动的比较。

  四,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了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掌握100以内的加减估计方法,实现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线段,将测量整个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就会用一个三角形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学会画线段,角度,直角。

  4。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所有乘法公式,熟练计算两个位数的乘法。

  5、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让学生读几分钟,写几分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让学生知道“l时间=60分”,学习一些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维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学生可以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将数学思维方法的简单排列和组合渗透到学生中,初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综合思考问题的意识。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教学资料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明白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必须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可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进取;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最重要的是计算本事和解答应用题的本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社会生产实践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非常活跃,但上课易注意力不集中,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要在本期获得更加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多找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培养能力,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培优转差措施

  利用周一、周四补差,周二培优,教师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教材分析

  1、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第一节是二次根式的定义,第二节、第三节是二次根式的乘除与加减。

  2、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4、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要求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一节是函数的定义、图像,第二节是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以及它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5、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20。1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0。2节是研究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

  6、每章节都配有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则它是对本章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四、教材目标及要求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各类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并能计算和论证实际问题;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简单的描述数据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五、本学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学期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一次函数的应用。

  六、教法和学法指导方案

  教法: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2)课堂上学生会根据问题情境创设自己的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有效的有效的训练和与创新。

  (4)不要干预学生的思维,要正确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七、教学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与教研听课,并与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八、课时分配:

  本书供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约9课时

  2、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约9课时

  3、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约15课时

  4、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约17课时

  5、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约12课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 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 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 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 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 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 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 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 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备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 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 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 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 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 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 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 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 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 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 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 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 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 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 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一、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1班、 2班比较,1班优生稍多一些,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2班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 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首先,核心思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二年级的数学,初中二年级主要是几何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成为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有着很大意义。

  第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学生情况。

  初二(3)班共有45名学生,上一个学期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15人,良好15人,及格10人,不及格5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级学生分数差异不大,整天分数较为平均。

  第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理论研究:

  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及时了解课程信息,以保持掌握课程学习趋势。定期养成教学观念的变化,形成新的`课程教学思想,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教育体系。

  2,各阶段教学计划: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课程改革为指导,根据上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对于下阶段教学工作做出一个总体规划和安排,并为每个单位列出详细计划。

  3,备好每一节课与准备听课。

  仔细研究教学方案和教务材料,要注意的各个阶段的课程特点,对于每节课的书面教案做良好的课前备课。并且时刻做好接受上级领导的听课安排,认真做好听课准备。

  本次数学工作计划以制定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不当,请给学校领导纠正,并实时监督。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数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1、第一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2、第二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3、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主要内容是生活中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简单图案的设计是本章的难点。

  4、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的主要内容是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几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其中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推理证明是本章的.难点。

  5、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6、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7、第八章《数据的代表》主要讲述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平均数和能找出中位数及众数。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1)班共有学生44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分别为5人,优秀人数分别为0人,与其他几个平行班比较,优秀生及格生都少,另外这两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在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78分,差的只有几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70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二次根式

  3、理解四边形及有关概念,掌握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

  4、理解相似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及方法

  1、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能力。

  2、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

  3、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1、第一周:第一章《勾股定理》

  2、第二周:第二章《实数》

  3、第三周:第二章《实数》的复习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4、第四、五周: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5、第六周:第五章《位置的确定》。

  6、第七周:第六章《一次函数》,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第九周: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和总复习。

  8、第十周:综合复习和训练。

  七、本学年教学成绩目标:

  在本校,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都必须保持一、二名,坚决不能到第三名;五大老山比必须争一保二。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及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学。

  二、教学目标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班级教学目标:中考优秀率达到 30%,合格率:80%。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本章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议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四、方法措施

  1、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数学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2、搞好单元测试工作,做好阅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加大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力度。

  3、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针对近年中考命题趋势,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复习计划,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力求全面而又突出重点。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解题作答习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作答技巧和适应中考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九年级下册新授课程控制在 4 个星期内,剩余时间用于复习。(说明:关于数学复习计划将在后面继续推出。这里就不多写了。)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25

中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14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02-11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02-11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02-14

教师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2-09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合15篇02-14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02-19

数学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