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3-10-11 08:33:45 建议书 我要投稿

项目建议书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上建议书的情况与日俱增,建议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写起建议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目建议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1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项目根据青海省“十一五”投资计划和支持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而编制了《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是以科学的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措施,是农业上新台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海晏县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村,积极申报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海晏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小块农业的县,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农业收入只占全县农牧业收入的33%。农业发展常处于比较薄弱和不利地位。从全县整体看,农业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县农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藏区油菜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项目,加强青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建设,增大科技含量,改善服务条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增强青稞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区概况

  海晏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北畔,北接祁连、

  门源,东连大通、湟中,南邻湟源、共和,西通刚察。地理位置为东径100°23′---101°20′,北纬36°44′--37°39′。县域东西宽85.7公里,南北长102.2公里,总面积4853.08平方公里,海拔2970-3200米之间,地形以盆滩地貌为主,其次为低山丘陵地貌。境内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干旱多风、年均气温1.5℃,年降水量277.8-499.5毫米,年均日照2750-2580小时。主要土壤有粟钙土和黑钙土。总耕地面积3.4万亩,其中水浇地1.4万亩,浅脑山旱地2.0万亩,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速效磷约7-12PPm,速效钾118-261PPm,碳氮比在9-10之间,土壤肥力多为中上等水平,PH值为8-8.5,物理性状好,适于耕作,宜于改良培肥,加之水、土、热资源组合比较协调,是生产青稞潜力较高的地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青稞是海晏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地处浅脑山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灌溉条件差,青稞种植多为旱作种植。产量不高,平均产量为120-150公斤之间。针对这种现象,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我县冷凉气候特点,扬长避短,选择适种作物,分别引进了高产、早熟、耐寒的青稞品种(北青3号、北青6号),平均产量175公斤。

  因此,建立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扩大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青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

  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海晏县下处高寒冷凉地区。具有发展青稞农产品有一定的优越条件。一是在青稞生产品种上适宜我县不同区域种植。二是在青稞生产技术上,县农技站针对每一品种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栽培技术。三是建成了以县为中心的服务网络体系,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了保障。四是我县交通方便,为青稞农产品的输入、输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五是经过每年的`科技宣传、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群众基础。上述有利的条件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利基础条件。

  四、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针,以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青稞经济效益,为建立青稞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造条件。

  (二)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以下目标

  1、项目建设青稞农产品生产基地达0亩。

  2、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农技推广站为中心、乡村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社

  会化全程服务,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全面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工作。

  3、项目实施建设农技推广良种、农机,配套服务逐步达到农技服务化、良种化目标。

  4、新增青稞100万公斤,新增产值130万元,使项目区的青稞商品率达70%。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藏区青稞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拟建设2万亩,分别在金滩乡、三角城镇和哈勒景乡等17个行政村分不同品种实施,主要围绕提高青稞生产能力,用于与青稞生产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田林网及水利设施建设

  1、建立农田林网20公里。

  2、新建和改造灌溉渠10公里(其中:主渠3公里,支渠7公里)。

  (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1、购置大型拖拉机2台及配套农机具

  2、购置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4台

  3、购置分层施肥播种机60台

  (三)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1、新建种子仓库8间400平方米

  2、新建种子晒场1000平方米

  (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购置小型喷雾器50台

  2、购置电动喷雾器14台

  3、仪器设备一套(恒温箱、光照培养箱、水份测定仪、冰箱、显微镜等)。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建设444.5万元

  ①种子:40万公斤×4元/公斤=160万元

  ②化肥:二铵200吨×3600元/吨=72万元

  尿素150吨×1500元/吨=22.5万元

  ③农药:0亩×20元/亩=40万元

  ④机耕费:0亩×25元/亩=50万元

  ⑤人工投入:0亩×50元/亩=100万元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估算总投资8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5万元。主渠投资每米120元,总投资36万元,支渠投资每米70元,总投资49万元,需水泥642.9吨,钢筋2214公斤,开挖土石方10800立方米。

  3、农田林网20公里,每米50元,共投资100万元。

  4、农机服务建设投资83万元

  ①购置大型拖拉机2台套,每台投资16万元,计总投资32万元

  ②购置小四轮拖拉机14台,每台投资2.5万元,总投资35万元

项目建议书2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和目的

  为进一步发挥我场的自然生态优势,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完善、配套和改造我场茶叶基地的生产建设,生产出更多的茶叶系列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结合我场土地资源、气候条件、茶叶品种、生产优势情况、茶园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扩大加工能力,提高茶叶品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改善包装、储运和技术检测等各个环节,创出“牟尼河红茶”系列产品牌的名声和信誉,为国家出口创汇,增加税收多作贡献。

  二、牟尼河茶果场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气候条件及水资源

  牟尼河茶果场茶叶基地位于独山东南部,地处低山河谷地带,未垦荒山及宜耕地一般为薄腐中土硅铁铝质粗骨黄土壤,PH值4.5—6之间,这睦地方,海拔800—850米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昼夜温差显著和冬春干旱的特点,无霜期为330天左右,可降水量为1100—1300毫米,年平均

  日照在1350—1500小时之间,由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植物生长期长,6—9月是雨热同季,正值茶叶生长的最佳时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清明前30天开园采茶,立冬前后三五天封园,采摘期为210天左右。

  (二)土地面积

  独山牟尼河茶果场已种植茶园面积1350亩,其中93年种植500亩,已基本投产,年亩产优质鲜叶300公斤以上,95年种植850亩,年亩产鲜叶100公斤左右,需进一步增加投入和改造。有800亩左右适宜开发利用,可适宜发展茶园面积2100亩,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肥、水、电资源条件

  1、肥力。牟尼河茶场区域气温高,雨水高,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但是,由于这一气候因子,草生资源较为丰富,其腐殖速成好,可补充和提高土壤营养成份,同时茶场内部承包户饲养牲畜每年可为茶叶提供一定数量的农家肥,可满足生产需要。

  2、水源。可适宜种植茶园的区域地处缓地地带,部份山坡常有山泉水流出。因此,水源丰实,只需增加部份投资,合理布局输水渠道及排灌水渠就能满足茶叶生产用水。

  3、电力设施。我场基本输通电力220伏—380伏,我场干茶加工能力达4000担时,每年用电量是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建场时由于资金不足,至今远离场部5.8公里的一分场,茶园管理区尚未通电,只需要增加部份投资,即可解决用电问题。

  (四)交通及劳动力资源条件

  1、交通。牟尼河茶园开发区域内无有公路,距独山县城26公里,北距黔南州府所在地都匀市94公里,距贵州省省会所在地贵阳市250公里,距广西交界80公里,茶园生产区域至基长镇6公里。这些交通条件给生产资料供应、产品加工及销售方面提供方便,并且茶场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增加部份投资购置1—2辆农用车,给收购附近农户的茶青加工提供方便。并能带动这一地区种茶农户脱贫致富。

  2、劳务用工。在农办的正确领导下,茶场内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生产经济责任制,内部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其中场级干部4人,生产管理人员10人,茶园承包户150人,季节工100人,加工业12人,可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据调查附近乡村内有几百名剩余劳力,并且从四川、罗甸等地有几百名劳力输入我县,这一劳力数额可满足基地建成后生产发展的需要。

  (五)茶叶生产与加工能力条件

  1、生产规模。目前我场是一个以生产加工茶叶为主,其它为辅,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茶场。目前我场生产加工的各种茶类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湖南、贵阳等地,虽然产品很受客户欢迎,但生产的品种结构单一,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加之基地建设时资金不足,没有建造红茶车间和配置红茶初精制设备。因此严重影响我场生产的品种参与市场竞争。我场在基地建设时定植的品种是红绿茶兼制,很受各地客户欢迎的优良品种。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县XX原野生态野猪养殖场项目

  (二)负责单位:XX乡政府

  (三)负责人:XX(XX乡政府乡长)

  (四)建设地点:XX乡XX

  (五)建设期限:

  二、项目背景

  XX乡XX村位于两当县城东部,距县城22公里,属乡政府驻地。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21户1321人。耕地2631亩,地属河谷川坝浅山区,地形开阔、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平均海拔102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蔬菜、中药材等;畜牧业以养牛、养猪为主。

  XX乡党委、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化建设为主题,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大户引导,提高服务水平和养殖效益,加快推进特种养殖业产业化,确保特种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来XX村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野猪饲养规模也扩大到150头,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XX乡地域广阔,草、水资源丰富,实践证明XX乡区域发展野猪养殖产业化潜力很大。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开发野猪规模生产是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野猪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野猪肉营养丰富、瘦肉率高、味道鲜美脆嫩,具有蛋白含量高、低胆固醇等特点,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经常食用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很好作用。具体特点为:

  ①野猪喜吃青饲料和谷物类饲料,饲料标准低,是家猪饲料成本的一半。

  ②胴体瘦肉率达72%以上。

  ③高蛋白、低脂肪,含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营养全价。

  ④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

  ⑤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延长细胞衰老,增长人类寿命。

  ⑥可以改善人类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三、由于野生动物不断减少,有的面临灭绝的危险。通过人工饲养野猪,每年有计划、有目的的将人工饲养的野猪放回到大自然中,对保护自然界的野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因此,大力开发人工饲养野猪,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和维护生态平衡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及分析

  发展野猪养殖业,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易操作,普及率快,回报率高,五个月出栏,家家户户都可以饲养。而且XX村饲养的野猪,喂食主要以当地的野菜为主,确保了纯绿色,十分符合当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健康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猪国,又是猪肉消费最多的国家,年消费生猪近2亿头。从吃家猪肉到吃特种绿色野猪肉是顺理成章的事。野猪肉的特殊营养、保健、药膳。绿色食品看,产品容量大,寿命长,具有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并成为家猪的替代产品。当前我区域还没有人工饲养野猪的规模场,小量的野猪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人工饲养野猪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该项目拟建设平方米的猪舍,养殖野猪母本30头,年出栏野猪300头。按每户养殖2头野猪母本,最少可带动15户农户发展野猪养殖。

  二、建设内容:

  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处。

项目建议书3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XX村民组

  项目责任单位:XX乡人民的政府

  项目责任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村民组位于XX乡东南部,东北与宁国市及本县家朋乡相接,东南毗邻浙江临安市马啸乡。该村民组现有农户103户,人口383人,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森林及地势山貌得到很多专家及旅游开发商的青睐。具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该地森林覆盖达到97%,木材储藏量3.1m3、再是上核桃年产量25吨,人均1000多公斤。新种的山核桃约500多亩,产量将逐年攀升。

  XX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XX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XX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项目建设综合条件评价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拟建路线与XX公路相衔接,地形标高在610m至820m之间,全长2.2公里,路基宽4.5m,行车道宽3.5m。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属钱塘江流域。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无霜期180天。

  项目区沿线大量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XX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最大纵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计算,计6万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实行农民自愿捐助,不作编制说明。钢材3t,钢材3600元/t,计1.08万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运费),计3.28万元。炸药、钢扦及轰钻设备等估计3万元。

  土地征用、三费补偿:水田征用3亩,按1.4万元/亩计4.2万元。坡耕地8.0亩,按0.7万元/亩计5.6万元。经济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补偿7万,共计16.8万元。

  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3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33万元。

  六、工程的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对工程进度如下安排:

  3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开工。

  8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七、结论

  XX公路的建成解决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乡村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为深山区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建议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项目建议书07-19

公路项目建议书01-10

项目建议书模板07-14

关于项目建议书02-17

项目工程建议书02-19

工业项目建议书01-26

项目建议书范文05-06

项目建议书(15篇)03-11

项目建议书15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