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的反思

时间:2022-11-02 20:09: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学教育的反思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教育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教育的反思

教学教育的反思1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广大实验区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一、通过生活中的事例,阐释某些数学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因为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

  操作猜想促进数学归纳与整个数学体系所包罗的知识相比,初中数学所包含的知识只是这汪洋大海中小小的浪花。借助于这些知识载体,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而“归纳”是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块,“操作猜想”这一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想与能力所起的作用更是妙不可言。

  案例一:问: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启发:不妨采用数学家华罗庚“先退后进”的思想,通过特例来研究考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归纳问题的规律和性质。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当画第二条直线时,发现最多可有一个交点;当画第三条直线时,最多可与原有的两条直线相交并有两个交点,共有三个交点;渐渐发现很有规律的数据:根据高斯定理,可得:n条直线相交,最多可有n(n-1)/2个交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没头绪到豁然开朗,正是操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引用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能满足学生对外界新颖事物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感到好奇和兴奋,同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案例二:在“平方差公式“教学中,采用游戏切入,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由于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多项式乘法,它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简便计算,为此设置问题:

  首先,做一做:

  (1)写出你最喜欢的个位数

  (2)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的差的积

  师:同学们算得很投入,但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并请两位学生来试验

  生1:我想的个位数字是4,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84

  (100+4)x(100-4)=9984

  生2:我想的个位数字是8,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36

  (100+8)x(100-8)=9936

  (由游戏切入,学生兴致十足,求知欲高涨,感叹算法奇妙)

  师:想学这招,学完这节课,你就能解开它的奥秘

  在小结处:回到游戏问题,说出其中的奥秘。

  三、在教学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释人类及自然界的一些惯见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教材的编写中列举了一些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观察生活、收集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些更有趣、更有价值的实例。

  案例三:用“黄金分割”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经验的报幕员不站在舞台中央,而是站在离左边或右边多一点的地方,即接近黄金分割点,这样可使观众感到她十分大方、恰当、和谐,且音响效果最好;因为一般人的躯干与身高之比小于0.618,大约只有0.58~0.60左右,所以许多女士觉得穿高跟鞋更漂亮些、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踮起脚尖能给人以美的感觉。又如,飞机、轮船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可使它们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上的对称多半是为了美观,有时也考虑使用上的方便和受力平衡等问题;许多饰品做成圆形的,不但美观大方,而且节省材料。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在教学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最终要回归到实际,为人类社会服务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学习一些初步的统计知识后,可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的某些广告、有奖销售等问题,从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案例四:某公司在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吸引了一些工人前往做工,但到月底发工资时,工人们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工人,月工资却只有800元,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去找老板说理,老板说:大家不要激动,我这里有一份工资清单,

  我将证明我讲的话是真话,没有欺骗大家。请分析下面这个工资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的确,老板没有欺骗工人,工人们之所以有上当的感觉,问题在于他们不应该去关心平均数,而应该去关心大多数工人的工资──众数。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帮助工人揭穿了数据造成的假象,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众数在反映数据信息方面的差异。俗话说得好:“数字不会骗人,但人可以利用数字骗人”,通过这一问题,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更明白了:知识的获得不仅仅在课堂,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从而打破没有感情的数学定理,冷冰冰的数学公式,没有灵魂的数学符号。学生从中也能真正意识到:人人都应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应该获得必需的数学新课程

教学教育的反思2

  反思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经过各位老师的指导,自己更加明确今后的进步和改进方向,真是受益颇多。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太平之梦、之路、之衰等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

  新课讲授过程中,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突破重难点。学生通过教材已经提前预习过,课上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过少。本次出现的问题还是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环节哪些环节适合小组讨论哪些适合自己思考回答,掌握的还不是太好。在提出大问题时候,对学生思考时间过少。本次教学启发式教学有所欠缺,除了教师启发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离不开材料,本课史料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由于我的身体状态不太好,对学生的带动性较差。也认识到教师对课堂主导地位的重要性。通过这次不太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也是深深给我上了一课。激情,课堂必不可少。以后我也会注意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在教学方面展现出更大的激情。调整好状态,活力满满迎接每一节课。课堂最后的小结,学生小结。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怎么总结。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来说,完成了学习目标,但存在不足之处。小组合作还需改进,其次就是要注重讲练结合,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多加注意。还有就是口头语的过多使用,不够干练,需要改正。史料运用较少,注重史料教学。好的地方就是情景教学,代入当时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老师们给我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好的我会继续保持,不好的以后会注意改正这些缺点。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也会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让自己的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我会继续努力。

教学教育的反思3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也有喜悦。教师面临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经验,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不住,我知道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刚开始不知道学生学过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语速和教学进程都比较快,如原地的三面转法的学习过程中,向右转的口令发出后,有好多学生方向会搞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把向右转的右字口令拖长,给学生足够的反应时间

  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要跟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一点开始我做得不好,跟学生走的太近,不利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形象,不利于教与学。根据学生的情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这些特征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自己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教”同“玩”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当然课堂纪律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会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队形、队列: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加强纪律性的手段,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使之专心致志,排除一切杂念,这是教师所采取的手段。有时同学出现的顽皮,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是由好动而动得不适时产生的。针对“好动”这一天性,我注意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和训练,逐步发展他们的自制力;同时,还有意识地加强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随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正确的道路上。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训练队形队列,同学的步伐,精神饱满与否和教师的口令和生动的启发性语言有关,因为学生最敏感,对老师的表情最易感染,为师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则这一单调和枯燥的项目,学生就不会持久,尽管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但由于“疲劳”的出现,自然会导致不守纪律的现象发生。对这项,我今后一定更引起重视。

  2、游戏:可以使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之灵活运用走、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好作风及团结互助的共产主义风格,思想和技术双丰收,效果显著。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认识到要把游戏教学搞好,必须要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抓住实质,提高效率。其次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处理好教与练的关系。这种应变能力平时积累,虚心学习都能逐步丰富。对学生的脾气也不尽掌握,因为“好胜”竟会奋不顾身地只顾荣誉而不管安全。为此,得总结教训,从热爱学生出发,重视安全教育,加强保护工作,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在室外,接触面大,极易受周围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时竟会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人动作。这主要是学生的活动自觉性、持久性差的缘故,往往他们是受环境感染而不是他们的自觉性,有的则表现为任性、执拗,不守纪律由自然变为习惯,这就难了,说实在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过细地作几个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课程有时只好采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训斥不是根治的办法,用软的“哄”虽是办法,但他们有时也会无动于衷,好像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何处理课内出现的的调皮生,这本是体育老师必备的基本功。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争取能够做的更好。

教学教育的反思4

  从本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反思一、应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靠“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反思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应有发展意识,不应固步自封,要加强学习,要用更新更好更有效的教法来组织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而且会误人子弟,被时代所淘汰。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研究、不能单拼经验教学。

  如果让我进行教学重建,我想实施以下几点更好的策略:

  1、加强感知训练。让学生根据音乐、录音、动画、电影等感知模仿训练。

  2、加强课外指导,充分发挥帮扶互助小组的作用。

教学教育的反思5

  踏上讲台,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少年儿童,我深深的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无论什么时候,做了班主任,就得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班主任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一、勿忘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

  谁也不愿接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不幸的遭遇总牵扯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假如不乱穿宽阔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骑车杂技……也许惨不忍睹的这些就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叮咛过,学生可能会把你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会主动把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自然会降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机会的话,班主任应利用班队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更能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勿忘教育小学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她)们为什么如此信赖班主任?为什么喜欢依赖班主任?当我请他(她)用“亲切”说句子,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每当我想起班主任老师,就像想起了最亲爱的妈妈。”这样感人的语言自然地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流露,,怎能不令我铭记。

  此刻,我对刚才所有的扪心自问才真正恍然大悟,还有什么多彩的词汇可以抵得上这份真这份诚呢。是呀,每当学生起矛盾时,离不开班主任“打架斗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谆谆教导;每当班里出现传染性的水赤痘时,离不开班主任焦急关切的悉心照料;每当学生突然高烧、呕吐时,离不开班主任体贴关怀的身影……

  一次次的温暖传递,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班主任是无私的,我们要坚持去爱,爱学生的“身”,更爱学生的“心”。

  三、班主任勿忘教育小学生预防突发事故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离开了老师力所能及的视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楼梯,光滑的地砖,宽阔的跑道就成了他(她)们自由的“乐土”,也成了偶发事件的“温室”。当放学的大门敞开,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断地“演示”:疯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导致死亡,好奇贪玩而触电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财产损失……

  班主任应该提前进行有关教育,与家长取得实质性合作,为学生确立相应规定,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玩电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猫狗,不独自去水塘、河边、井边, 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杠秤,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面对的将是无可估量的辉煌和收获。

教学教育的反思6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铁为什么会生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空气》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空气 ”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地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教育的反思7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拿我从事教学的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脚踏琴、一台电子琴。而美术器材只有闲置很长时间的画夹,像颜料等必要美术用品都十分短缺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

  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教学教育的反思8

  教育笔记:“存折”引起的反思

  近阶段我们班在游戏中推出了“存折”,所谓“存折”顾名思义是让幼儿取钱和存钱用的,每本存折上我们老师都给幼儿存了20元得预存,可供幼儿玩游戏买东西的,当你在游戏中当老板或工作人员,工作时认真负责就可以赚钱了,然后我们老师帮幼儿在存折中盖章代表发工资,一个章相当于一块钱。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想去买东西了,那就要拿着老师给她做得存折去我们的银行取钱了,我们班开了两家银行,一家是中国农业银行,一家是中国工商银行,存折上印了对应的标记。于是就要求幼儿取钱的时候要看清自己是什么银行的存折,对应的去自己的银行取钱。

  当“存折”第一次实施的时候是张子俊和郑李芯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张子俊是农行的工作人员,郑李芯是工商的工作人员,游戏刚开始,好多小朋友都拿了自己的“存折”来取钱,一开始我还真担心这两个工作人员不能胜任,因为这两个小朋友在班级里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在取钱的过程中不光要正确的把客人要取的钱给对方,还要求他们看客人的存折是否是自己银行的,我在张子俊边上看着他熟练的操作起来,心想今天张子俊真棒“欢迎光临,请问你要取多少钱”“这是你的钱,请拿好”“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正当我准备满意的离开时,我看到琦琦小朋友拿着工商的存折来这张子俊这取钱了,张子俊看也没有看就把钱给了琦琦,正当把钱教给琦琦手里的时候,我对着张子俊大声的说:“你啊看的,这是你们银行的吗?”子俊看看我,一声也不响,但我看的出他被我的吼声吓到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就轻轻的拉着子俊的手走到他银行牌子的面前对他说:“子俊刚刚老师声音太响了,对不起,你来看看,你银行的标记是怎么样的,再看看琦琦存折上的标记,你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啊?”“老师我知道了,她存折上那个工字和这边的一个字是一样的”边说边指着隔壁工商银行的那个“工”字,“恩,子俊真棒,工字都认识的”“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会仔细看的”说完,他还对着琦琦说:“你下次要去隔壁家银行去取的哦,我是农业银行的”,说着又认真的为下个客人服务了。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良好的幼儿教师语言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语言习惯的发展,恰当的幼儿教师语言能够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语言的应用上应注意准确规范、简明精炼、亲切轻柔,形象有趣,灵活机智。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声音放的轻柔一些,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养成。

教学教育的反思9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进行具体操作,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的科学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四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固体、液体和气体?你能举例说明吗?为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3.从矛盾之处质疑

  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教育的反思10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學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1)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教学诊断。“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案例研究。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4)观摩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教育的反思11

  寒假里,我阅读了由北师大出版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虽未读完,已感受益匪浅。比起一般纯理论性的书籍,本书更加直观、易懂。它用一个个案例来引导学习,从组织活动的最初立主题和制定目标开始,逐步学习环境的配合、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课后的详细反思及改进,都能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主动学习的课堂。

  本书的最大看点是每个活动后分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是执教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论性的总结与指导。这样分层次的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工作中反思是一种自我积累的过程,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自然就会为自己增加不少经验。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教师在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错误。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从活动反思中逐步学会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读过本书和查看了一些资料后,我意识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不再把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对幼儿知识技能的评价,往往由于幼儿知识技能发展经验的不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屡遭挫折,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情绪。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化,以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幼儿,全面地赏识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新的进展,使幼儿能较多的感受成功与被肯定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自身的潜力。当然在评价中也要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让家长参与进来,努力提升家长在评价中的地位。例如,可以在家长开放日中为家长设计评价表格来评价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家长园地中挂上家园联系本,进行家园交流;为孩子建立成长记录表格;以及各种调查表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让家长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更有效的共促幼儿个性化发展。

教学教育的反思12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是课程改革以来银川市初中物理教师普遍的疑问;特别是1999年中考改革以来,这个疑问似乎更加强烈。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以及物理教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理解,大胆的实践探索,这个问题应该有个答案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成因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义务教育教材和大纲的修订、盛行全国的“成功教育”模式、自治区教研室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进一步修订、1999年开始的自治区中考改革到自治区一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义务教育教材和大纲的从新修订以及目前的新课程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初中物理教师。

  问题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总结后,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旧教育理念的交锋、碰撞的结果。首先是课程,旧课程强调知识和结果的记忆,忽视科学过程的在现和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新课程则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旧课程的知识繁、难、偏、旧,强调系统化,知识的更新缓慢,重视理论过于重视实践;新课程则强调降低不必要的难度,再现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实践并重,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二是新旧教育理念的交锋、碰撞在课堂教学上的反映,旧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实验教学程序化,大量的重复性的机械训练象山一样压在学生的肩上,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方法以认为本,强调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强调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在现科学发现的历程,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2、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中考改革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自治区的中考改革始于1999年,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获得一些事实性、记忆性的物理知识,会解一些物理习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习并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ˋ探究学习ˊ,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人的发展,满足社会、科学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摘自《宁夏教育》20xx年第3期。“明确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方向提高总复习的效益”)这样的改革方向对长达20年的应试教育倾向所造成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传统理念产生的冲击是强大的,对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和经验的冲击是残酷的。使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赞誉的教师感到迷茫和失落。

  考试是检验教学的一面镜子。由于教师教学方向的迷失,从1999年到20xx年的中考物理成绩以自治区的平均成绩为参照,始终徘徊在60—65分之间,是所有中考科目自治区平均成绩最低的,在社会和学校、学生中的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不满,这样的结果对教师的打击是巨大的。

  3、教材的改革使教师难以适应。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区别是不系统和知识前后的逻辑行差。但是,它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由于我们的教师长期习惯于旧教材的系统化和知识前后的逻辑规律,加之教师自身看问题的浅显和缺乏深度,造成教学活动中对教材使用的困难。

  4、学校、社会压力的结果。近20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始终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中考、高考的成绩说明一切。学校的声誉、家长的需求、官员的政绩统统压到教师的.身上。使教师不能、也不敢采取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所谓的声誉,迷失了育人方向、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忽视对学校科学的评价,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重点高中不能客观、公正的对教师评价等等。长期以往,造成了我们的教师也为成绩命而侍从,丧失了自我。

  以上四个层面的因素是造成教师“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一疑问产生的原因。

  二、新课程实施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一疑问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新课程实施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很自然事情,是在笔者意料之中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穿新鞋,走老路。这是新课程刚开始的一个普遍问题,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经历过的。在这一阶段,由于教师缺乏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对新教材的使用没时间研究,接受培训的时间很短,难免仓促上阵。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2、凡是专家给予肯定的课就是新课程。当新课程进行一段后,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以及接受培训的机会的时间的增加和认真的反思,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始转变。但是,由于教师所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些课堂实录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距甚远,加上一些专家、学者的盲目的、不顾受训教师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的肯定态度,使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认为,凡是专家给予肯定的课就是新课程。因此,盲目模仿,一味求新的风气开始蔓延开来,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的导向出现了偏差,造成我们的教师不知所措。比如:为了追求课程的整合,把物理课上成了计算机课或信息技术课;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为了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等等。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教师的个性当然无存,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应有尊重,教学的实效性差。

  3、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的能力不够的问题凸现。新课程实施一年后,教师经过反复的受训和反思,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普遍认识到上述两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因此,穿新鞋,走老路,盲目模仿,一味求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好的教学设计,通过什么方法或手段实现。比如科学探究的7个环节,课堂教学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非要把7个环节在一节上反映出来,至于怎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怎么让学生感兴趣的

  猜想和假设,怎么让学生设计实验,怎么在实验中充分体现探究性……,却没有好好的琢磨和研究。科学探究又走上了程序化,使科学探究失去了本来面目,课程标准的初衷走了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上显得能力不足。

  4、中考命题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相理解不够,“穿新鞋,走老路”有所抬头。近几年自治区中考命题的思想和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导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教师普遍认为改革的力度过于大了,思想过于超前,试题的难度值和区分度过高,在社会的种种压力下,教师既要贯彻落实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又要面对社会、学校对考试成绩的高标准、高要求,比如:为了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教师想减少作业的重复性训练,要面对学校和家长的指责;为了满足学校和家长的需求,教师想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要受到物理教学改革倡导者的指责,教师处境有苦难言。教师在处理教学改革与提高考试成绩的关系上,普遍感到迷茫和无可奈何。因此,新课程实施初期的“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又开始蔓延。有的重点中学的初中部为了应付中考,竟然连教材上的科学探究变成了过去的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教学中是考什么就讲什么,只要成绩,不要教学改革。教师自豪的说:“我们的学生百里挑一,应付中考没问题。”

  三、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影响

  虽然20xx——20xx年的中考试卷在贯彻新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方面已经和新课程国家级实验区同步了,有些试题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试题。但是,以近几年中考反映出的问题,很能说明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仍需继续转变。从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清楚的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没有在新的《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进行,没有处理好“用教材去教”的问题。部分教师离了习题集不会上复习课。

  2、教师搭建学生知识框架的能力不强,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系统,遇到综合问题就成了瞎子、聋子、哑巴。

  3、初三假期补课赶进度,学生手中的习题集多达五、六本,初三的复习课除了讲题还是讲题,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看书,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去如何去阅读教材。把物理教学变成了做题教学,“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理解不透的根本原因。比如:20xx年中考32题是一道考察机械效率和定滑轮基本知识的试题。题本身非常简单,但是得分率只有区区36.5%(银川市)。主要问题是对教材不了解和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定滑轮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是“题海战术”的必然结果。

  4、教学中唯教材至上,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造成学生生活是生活,物理是物理。造成学生解决与生活联系的问题能力不强。没有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比如:20xx年中考第41题是一道考察计算水的密度、对黄河水含沙量的理解、天平的量程、含沙量与泥沙水密度的关系、黄土密度的测量方法。此题真正用意是考察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密度——含沙量)、利用已有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测水的密度——测黄河水的含沙量、黄土的密度),紧扣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此题的得分率是37.2%(银川市),主要问题是:含沙量的数学表述不会、天平选择不对、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不会、利用已有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强。使一道本不太难的题变成了难题。

  5、教学中不重视sts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不去关注社会中的诸如能源、环保、灾害等热点问题,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使国家设置物理课程的初衷面目全飞。教学缺乏探究性,20xx年全市物理教学比赛中个别参赛课仍然是传统型的,什么“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什么新课程的理念,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根本看不到,平时的教学可见一般。比如:20xx年中考第42题是一道物理与数学两学科交叉的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得分率是2.92%,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是一道很难的题。比如:20xx年中考的43题考察学生对气体燃料的热值的理解、对课本提出改进意见的试题。在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典型教育意义,同时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比如:20xx年中考第44题是一道科学探究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上述三道题的得分率很低,分别是2.92%、17.4%和4.91%。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创新性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了解科学探究的能力不强。

  综合以上五点,目前银川市初中物理教学的状况的基本走向是:在长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在社会、学校的重压下,教师无法静心的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不能放手进行教学活动,对中考缺乏必要的研究,最后导致教师偏离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方向,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能和谐统一的实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中考成绩不理想。物理教学的质量不高,课堂效益和社会效益倍受指责。

  四、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的管见

  〈一〉对策

  1、教师应该继续加强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实质,始终贯彻于自身的教学活动之中,处理好“用教材去教”的问题。

  2、杜绝“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理解各知识点的物理意义,复习中搭建好学生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身边的生活紧密结合,从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做起,做到学以至用。

  3、重视实验教学、sts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讲座的开展,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4、重视和加强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大胆猜想,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在新课程实施近六年的时间里,笔者常规听评课近600余节,亲自上课60余节,参加各级教学比赛评委听课近100余节,外出观摩听课100余节。常规课中的好课、获各级教学比赛的一等奖的课大约占我听课总数30%左右。这些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好奇惊喜感悟反思理性思维这五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上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实现教学情境的必要手段或方法。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1、好奇一堂物理课应该开始于学生的好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让学生好奇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学片段一:在“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中,一位教师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教师活动:教师将硬币发给学生,让学生用力吹硬币,看看硬币能否跃过直尺”;课堂上反映是,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力吹硬币,显得秩序混乱,学生并不好奇。效果与教师的初衷不一至,没有达到让学生好奇的目的。教学片段二:这名教师经过认真反思,将“让学生用力吹硬币”改成了“我这里有一枚硬币,谁能让它跳起来”,将分组变成了演示。课堂上反映是,学生争先恐后的跑上讲台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践,其他同学在下面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使硬币跳起来,气氛热烈,一下就将学生注意力从好奇开始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了。两种不同的设计,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优于前者,情景创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惊喜如果一堂课只让学生好奇是无法使学生继续感兴趣的。因此,让学生在好奇中获得惊喜,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情景创设仍然是关键。教学片段三: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测一测学校一部分围墙对地面的压强,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后,发现围墙对地面的压强只与围墙的高和砖的密度有关。这时学生中发出了一片“哇噻”的叫声,惊喜出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的高涨,教师抓住这有利的局面说:“只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以后你们会发现更多的惊喜。”话语不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感悟感悟是从对事物深入研究体验到的。学生有了惊喜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继续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还是情境的创设。我们知道课堂是有局限的,有些情境是无法在现实

  中出现的,利用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教学片段四: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这节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宇航员在月球上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话过程。学生观看后马上就联想到这节课前面做的“闹钟在玻璃罩内,随着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不断的向外抽,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的一个实验。对前面的惊喜又有了深刻的认识,自然而然就会感悟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反思和理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并上升至理性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学生能否在学习中养成这一习惯,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比如教学片段五:在“电功率”这节课上,教师通过利用变压器调节额定电压是110v的白炽灯泡两端的电压,使灯泡的亮度由暗到亮,最后烧掉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观察这个实验的过程,就包含了好奇:“灯泡的亮度由暗到亮”,惊喜:“随着电压表显示的电压逐渐增大,灯泡越来越亮”,“当电压表显示的电压超过110v很多时,灯泡烧掉了”学生马上就会感悟到:“灯泡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发光。”。教师这时适时的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个实验后,你们有什么联想?”,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得出了“买灯泡时,一定要认真观看灯泡上的标识,结合家中的实际再做选择。”的反思结果,使学生产生了一个初步的理性思维。这时教师继续追问:“只是买灯泡时,要注意吗?”,学生在“买灯泡”的基础上继续反思,最后达到比较完整的理性认识:“使用和购买用电器时,一定要认真观看用电器的铭牌和说明书。”

  〈三〉科学探究中的五个环节

  科学研究的精髓在于探究,科学教育的真谛也是在于探究。因此,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研究及其重要一环,也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看一看它们是否相似?

  1、科学家的科学研究

  我们以胰岛素的发现为例。糖尿病在100多年是医学界尚未攻克顽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医学家梅宁和明考斯基在1889年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做了一个实验,人为地从狗的身上摘除了胰腺,于是这只狗得了糖尿病。这就证明,糖尿病是由胰腺功能失调、胰腺的分泌物缺乏所引起的,他们找到了糖尿病的病因,这首先是科学家对事件的好奇开始的。接下来就是怎样医治糖尿病的问题了,直到20世纪20年代,时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教师的班廷和他的学生贝斯特,在糖类代谢专家麦克劳德的协助下,第一次从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岛素,并注射到另一只因摘除胰腺而得了糖尿病的狗体内,狗的血糖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1922年1月11日,班廷为十四岁的患者汤普森提供了第一针胰岛素,其血糖下降了25%,十天后经过再次注射,血糖下降了75%,由于胰岛素剂量的增加,汤普森成为依靠胰岛素活下来的世界第一人。1923年,胰岛素开始大批量生产。实验室提取法以惊人的速度转为商业化生产工艺,并迅速扩展到全球,使以往致命的病魔不再可怕。因此,班廷和麦克劳德于同年荣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胰岛素的发现同样是从好奇开始的。“第一次从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岛素,并注射到另一只因摘除胰腺而得了糖尿病的狗体内,狗的血糖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时出现了惊喜;然后是从狗身上提取胰岛素,班廷和他的助手做了大量的实验,这是一个感悟和反思的过程;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提取胰岛素的规律,就达到了理性思维的彼岸。

  2、学生的科学探究

  我们以一堂获20xx年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课《测小灯泡的功率》为例。教学片段一:用课件展示五颜六色的银川夜景;实验:使小灯泡烧坏;学生聚精会神的观察和思考;教师:“同学们,大家有什么问题?”;学生交头接耳,相继发言,最后集中在“小灯泡的亮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教学片段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发生改变,这时惊喜出现了。教学片段三:教师及时引导,“大家做三次实验,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算出小灯泡的功率。”;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和计算。这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教学片段四:教师:“请大家进行数据分析,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回答:“小灯泡的亮度跟它的功率有关。”是经过反思

  得出。教学片段五:课件展示一组学生做的实验,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指针的指数增大,小灯泡亮度增大。教师提问:“从实验中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继续反思。教师反复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反思,回答:“小灯泡的亮度不光跟小灯泡的功率有关,还跟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有关。”教师继续展示课件:可调光亮的台灯,随着旋钮的旋转,灯泡的亮度随之改变。教师提问:“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实验在实际中的应用啊!”。理性思维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3、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通过上面两个事例,我们看到,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从过程上看是多么的相似,最大的区别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是自发的,而学生的科学探究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1)科学家的研究是自发的,是什么让他们自发呢?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好奇”,当记者问:“这种好奇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丁肇中先生回答“儿时就有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多么重要。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科学探究,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情境是保持学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2)惊喜是科学研究或科学探究的动力。在科学研究中,惊喜有时到来的时间很长,这需要科学家的执着和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但是,在科学教育的课堂或学生的科学探究中,惊喜随处就有。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抓住教学内容的精髓,创设有利于学生惊喜的教学情境。如果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惊喜的教学情境,那么学生会觉得探究索然无味,也就没有继续探究的兴趣了。因此,创设让学生惊喜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是否有兴趣继续探究的保证。

  (3)感悟和反思是科学研究或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的感悟和反思是自发的,而学生的感悟和反思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只有好奇和惊喜的探究是不完整的,是无法启迪学生的,是盲目的,是没有滋味的。只有让学生在好奇和惊喜之后有所感悟,有所反思,才能启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的奥秘的兴趣。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感悟和反思的教学情景,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最终出现的是科学成果或是对科学研究进一步的反思;学生的理性思维,最终是理性的认识世界和生活或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但是,学生无法达到科学家那样的高度,因此,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就显的及其重要。在科学探究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达到理性思维的彼岸的教学情境,是科学探究教学实效的有力的保障。

  (5)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情景,是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附注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在学校紧张学习生活,实在是缺少乐趣,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怎样解决?笔者认为应该从课堂教学做起。在这一方面科学教育有其独特长处。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探究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只要我们的教师

  在科学探究或课堂教学中积极、努力的去创设有利于学生好奇、惊喜、感悟、反思、理性思维的教学情景,学生一定会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会让学生感到科学是那样的好玩儿,是那样的有意思;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我们为什么和乐而不惟呢?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靠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多的发现惊喜,让学生掌握感悟和反思的学习方法,当学生能够理性的面对人生面对世界的时候,科学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四〉对实现“三维目标”辨证关系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教育目标,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是物理教师必须思考、研究和实践的。因此,认清三者的辨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就此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科学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学生正确科学价值观的必要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展的历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形成学生正确科学价值观的必要保障。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杜绝那些轻知识与技能,只重过程和方法或重知识与技能轻过程与方法的倾向。学生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才能不断的去认识自然;学生只有在了解并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的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这时,不用我们教师去反复强调,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比较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了。

  当然,强调知识与技能,不等于死记硬背;强调过程与方法不等于让学生机械的生搬硬套去进行不必要的、大量的重复性训练,教学中对知识必须强调“理解”二字,对过程必须强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情境化和生活化至关重要。

  〈五〉对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的浅显认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教材再现了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了解科学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不是旧教材中那样的前后有序,逻辑合理的。历史上大多数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出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或在研究某一问题时的偶然发现,是不受社会的条条框框约束的,有些科学家的想法和理论在当时是遭到非议的,但是被后人证明是正确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就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在我们的科学教材中贯穿这个过程,怎样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去了解这个过程,并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学术界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本次课程改革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借鉴的答案,那就是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始,以学习主题的形式呈现给教师,以打破旧教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呈现给学生。

  五、结束语

  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在银川地区和自治区其他实验区已经7年了,我们的教师应该认真的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找出好的经验和教学上的不足。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靠近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物理教育的质量,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以上的分析纯属一家之言,是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希望这块砖能够引出更多的玉,把我们金凤区乃至银川市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

教学教育的反思13

  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力做一个全面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

  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教学教育的反思14

  课改要求我们打破语文教学原来的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注意融读、议、说、写等多种实践活动于一体,使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想这或许就是学生们在学习中情绪较为高涨,气氛较为活跃的原因。

  在本堂课的授课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教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的特点,富有吸引力;必须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要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教育的反思15

  今天,马红英教授《特殊学校课堂教学》一课紧紧围绕普通课堂教学与特殊学校课堂教学的联系,针对特助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从怎样的课是“好”课、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新课该带来的新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等几方面做了深刻的阐述,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性强,有利于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现将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如下:

  感受一:教师应伴随课堂教学一起成长。

  孔夫子“教学相长”的理论一直给广大教师以无穷的启示。教师不是圣人,每个教师都有他成长的历程,教师的成长进步来源于实践中的积累和提升。一堂“好”课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在这里我们好要强调“人情”。教学以人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离不开对学生每个个体的把握和了解。好课的特点是这堂课是否是高效的课,是否是科学的课,是否是具有特色的课,是否是具有创新的课。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因“教”制宜的课、因“人”制宜的课,教师应在平凡的课堂教学中去揣摩、探索,不断反思与积累。教师应伴随课堂教学一起成长,应成为每位教师教学实践不变的重点。

  感受二:“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今天马教授降到的教学的心理环境的问题,给我已深深的启示,贴近学生实际,并由此产生了共鸣。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除了有形的物质环境以外,无形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现实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位高中生因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不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甚至到排斥此学科。一位老师由于自身的言谈、举止、学识、方法、思维方式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是学生原本不喜欢他的学科,到渐渐的由喜欢他这个人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的心理感受多么重要。当今的教师特别是特教的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性格、情绪和学习能力,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以合理的期待,让学生与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健全合理的、顺畅的双向沟通,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的形式。对学习有困惑的学生做好情况形成的分析,从理解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进入思维的状态,找到问题的症结,有计划的给学生以帮助,真正做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调剂师,帮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教学教育的反思】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反思10-05

健康教育教学反思10-25

幼儿教育教学反思10-08

美术教学反思11-01

《植树》教学反思10-30

跳绳教学反思10-28

数学的教学反思10-25

陀螺教学反思10-25

第几教学反思10-23

拼音教学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