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08 16:52:4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学期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学期教学反思

学期教学反思1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 “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课堂上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加法还是不算熟练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期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半年来的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既获取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反思:

  这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的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令人心寒的境地:一般的字都读不准字音,笔画不正确长短不分,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不分;词汇量窄得要命,一些常用的词语不但不知道意思,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用“一穷二白”形容他们的知识面一点都不过分。

  2、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特差,问个问题,集体发言说着还挺热闹,可一旦让一位同学起来发言,话都说不清楚。课堂笔记和课外学习的自觉性不够,连作业的书写格式都不清楚,自习课一旦不盯着班里就乱得一团糟。

  3、书写上乱涂乱画,比一年级学生书写时的清晰、工整度还不如。

  4、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学习上还算喜欢动脑筋,记得第一节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讲了“韬光养晦”“韦编三绝”“曲突徙薪”“未雨绸缪”四个成语,结果学生还挺爱学的。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只要学生肯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二、上学期语文教学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下大力气,加强语基训练,尽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拟补语基上的不足。

  2、强调课前预习,坚持每堂课上课之前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否则,宁愿用上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弥补预习。

  3、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

  4、坚持每堂课后都布置作业并及时做好检查、讲评的工作,在迫使学生学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地掌握知识。

  5、写作从“仿写”入手,从长句到语段到短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工具学科,也是以后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科,没有学好语文今后的生活将出现“步步为难”的困境。

  7、建议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子和年段开展“朗读兴趣小组”的第二课堂的活动,尽可能的在年段中促成互相学习、你追我赶的语文学习氛围。

  三、取得的成效如下:

  1、学生中开始养成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习惯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定程度有了好转。

  3、“朗读习惯”的养成,为整个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活跃的年段的语文学习的氛围。

  4、“就文提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依,有情可言,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和口头表述的能力。

  5、从仿写入手的作文训练,降低写作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批改学生文章时都采取:“针对学生文意,倾心相谈”的作文批改方式,促使学生敢写敢说。

  6、学生的课堂笔记的习惯已经养成,由于要求教师把语基知识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之中,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今后的教学设想:

  因为学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缺漏实在太多,仅靠一学期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倘需在今后继续努力,只有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要学、想学,才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最根本的保证。

学期教学反思3

  一、明确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就是能够针对时政热点或生活中的情境资料准确迁移知识点。

  二、目的达成

  教师有意识的搜集反映课标内容的多种情境资料,开发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构建知识网络。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

  通过复习专题一和专题二的主题,教师设问:新自我在新的成长阶段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引导学生说出第三单元的主题,从而使学生明确三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2.知识储备: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列出本课的知识要点,并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起到强调基础知识的作用。

  3.设计课堂活动“我思我行”:

  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出示情境资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迁移知识、解决问题、渗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调查: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和自身的发展。通过拓展延伸、总结归纳,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升华了情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课堂小结:

  学生代表归纳总结,再现知识点,整体建构。

  三、课堂评价的原则

  遵循“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引导、赏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事实证明,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

  课后,杨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成功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取材料典型,正反面材料结合,对应知识要点。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到位。

  3.讲练结合、事理结合,注重知识的理解运用,符合新课改理念。

  4.对整体的复习模式进行了肯定。

  更为重要的是杨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解决了我在本节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在复习课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几处困惑。希望能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分享。

  1.如何解决小组活动不充分的问题:

  小组学习是协作学习的重要形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前提条件是教师要了解学生,依据每位同学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对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调配并进行细致的分工:例如小组活动时,组织能力强的当组长,性格内向的可以选择记录,表达能力强的作为发言的代表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知识的获得就是本组成员集体努力的成果,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成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创造小组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2.如何处理多媒体运用与《总复习》的关系:

  多媒体应该用在当用之时,《总复习》上的情境资料没有必要又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归纳总结环节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后应对所迁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起到强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的作用,更有利于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期教学反思4

  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有如下反思:

  (一)记教学日记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教学参与者看,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看,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

  (二)听课与评课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

  (三)征求学生意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层次好、中、差的学生会有他们不同的看法,学生的某些想法也许教师没想到。通过对他们意见的征询,结合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我希望我的反思对下一期高二的教学有一点帮助,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少走弯路,期末高一数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写“再教设计”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的提高自己。

学期教学反思5

  “经历了高三的老师才能真正成长。”这是我校领导对所有高三老师的鼓励和肯定。首先要感谢学校的信任,让我又一次踏上了高三英语教学的讲台。作为本班最年轻的教师兼班主任,我深知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做本轮高三复习工作,也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体系,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在这半年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认真备课,结合《福建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因为20xx年的尚未出版),仔细研究近年高考,制定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的英语教学方案。

  (一)结合一轮复习材料《三维设计》巩固强化基础知识

  复习一开始,结合一轮复习材料《三维设计》全面重点复习高一高二及高三上的语言点,强调学生掌握课标词汇,并适当扩大词汇量的积累。每天课堂上提问或者测试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点情况,通过课堂提问或者个别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全班一起校正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配套的练习材料,及时讲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常用习语及搭配,必须做到能写会背。

  (二)限时训练高考题型,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训练应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因此在跟随学校复习进度的同时,我建议我们班学生每人必备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作为平日的补充训练。

  听力:每周二、四、六早读配合学校早读训练学生听力。学生练,老师也听,而且是随机站在学生旁边,边听边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做相应记录,听力结束后当场为学生答疑。特别是对有些生词、陌生的习语,固定句型及时解释说明,帮助学生尽快解决疑难点,使听力训练更加高效。

  单项选择:该项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零散,是很多基础薄弱学生最为头疼的专题。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三维设计》第二部分的复习内容----语法专题,把单选中考试频率最高的几个语法点如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时态先系统复习一遍,扫除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简化归纳,如做从句类的题目要领就是“成分”,即找出该词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做非谓语类的题目关键就是先判断“主被动”再分析“时态”。把繁琐的语法用最简单的词语帮助学生归纳记忆,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了题目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语法和语言点的支持,每周布置学生做一套的高考卷子,理论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不断回头看以前自己做过的作业和错题集,减少错误再现率,使学生对高考题不再望而生畏,从而轻松应对考场。

  完形填空和阅读:完型填空离不开阅读训练,而高三学生更是“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高三复习伊始,我就一再对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切忌不要在复习语言点的时候忘记对阅读和完型的强化训练。

  1)要求学生每天做2篇阅读训练,每天讲评语言点前先讲评昨天布置的阅读训练,讲评及时有效,使学生们养成每天阅读英语文章的好习惯,为下学期阅读强化训练做准备。

  2)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进行限时训练,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做完4篇阅读,做完马上讲评,这种先做先讲的阅读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身临考场的感受,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态,效果非常好,深受学生的喜爱。

  书面表达:让学生明确高考书面表达的五档评分标准。尽可能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详批详改,整理归纳,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导,对全体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1)书写清晰工整,卷面整齐、规范;

  2)有闪光点,特别是要求好的开头和结尾;

  3)开门见山,要得清晰,分段陈述。同时让学生背诵范文,做好语言积累。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强化指导训练,张贴优秀范文,以资鼓励。

  (三)适时检测,查漏补缺

  配合学校,每复习两单元进行测试,每月进行月考,在每次考试后进行认真讲评,并做好最后的归纳工作。要求学生不断保存好自己的月考卷子,每次把自己考试中的所得所失都罗列出来,自己给自己“会诊”,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注重辅差导优,效果良好

  我校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都很好,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英语能力弱。因此针对学生的现状,我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优生和差生分别组织辅导,让优生更尖,让差生跟得上。对于优生,我提醒他们可以选用《21世纪英文报》或者《新概念英语3》来扩充自己的英语阅读;对于薄弱学生,指导他们多对英语高考真题中的单选和完型填空进行朗读背诵,这不仅训练了口语,而且对语感的培养也是相当有帮助的。

  半个学期已过,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我们整个高三英语备课组集体的群策群力,对我们年轻教师的无私指导和培养。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立足学生基础,帮助学生进步,我们一定会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期教学反思6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20xx—20xx学年上半学年,我担任高一年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我在教学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加上全省高中新课改,这迫使我更认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课堂设计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半学期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我认真地备课,注重了解学生的听课感受,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去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跟同事共同商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45分钟是教与学最重要的环节

  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教师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就备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化学课本等。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让我更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层次分明。认真钻研课本则能更清晰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2、做好听课总结

  作为一名比较年轻教师,有的仅仅是理论知识,欠缺的是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点,我尽可能去听课,课后认真总结他们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半学期以来,发现听课后认真总结,对自己的备课、上课有很大的帮助。

  3、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学生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例如,讲到《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我发现学生连一个氧原子有几个电子都不知道,原以为是学生对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经过了解,才知道初中化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就能够做到及时补缺、补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4、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化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该学生更多的“事实”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发现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是有气体放出和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从而得出结论: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这样既使学生走出钠可以置换出任何金属的误区,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早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黑板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各科教学形式极大发展。我紧紧抓住这一变化,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我提早准备,制作了一个比较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实施后发现,采取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大大增强,进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课前课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每当我轮值晚自习时,我不是简单地在教室闲逛,而是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在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除了自己解决,我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以求不断进步。但是,我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更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强优势,改进不足,力争有更大的进步。

学期教学反思7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70分。共十一道大题。

  听力部分:共四道大题,共20分。第一大题5分,每小题1分,第二大题5分,每小题1分,第三大题5分,每小题1分,第四大题5分,每空1分。

  笔试部分:共七道大题,共50分。第一大题6分,每小题1分,第二道大题8分,每小题1分,第三道大题10分,每小题2分,第四道大题6分,每小题1分,第五道大题10分,每小题2分,第六道大题5分,每小题1分,第七道大题5分,每小题1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定量分析:

  考题:第一题——第十题总分:70分

  样卷数130130

  通过率:

  听力部分:第一大题:73。8%,第二大题:94。6%,第三大题:92。3%,第四大题:74。6%,

  笔试部分:第一大题:86。9%第二大题:70。0%,第三大题:68。5%,第四大题:93。1%,第五大题:59。2%,第六大题:97。2%,第七大题:85。4%

  三)定性分析:

  本套试题从整体来看,知识面较广,分值安排合理。题型多样,听力部分是按照由易到难、由词到词组、到句子、到对话、最后到的四会的单词的思路层层递增。笔试部分题型多样灵活,重难点突出,针对性较强,突出表现在听、说、读、写上,面面具到。围绕教学大纲,紧扣教材内容,但个别题难度较大,超出了小学生的承受能力。平均分;53。26,合格率;80%,难度系数;0。76。听力部分第四题,笔试部分第二题、第五题,尤其是介词填空和看图写句子,学生不知道从何写起,应给予相应的提示。

  建议:

  1、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四会单词的记忆,改变从原来单一的听写到听句子写出四会的单词。

  2、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尤其是对知识点的运用要加强训练。

  3、教师对教材中知识传授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4、连词成句许多学生在每个单词后加逗点,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强调句子的规范书写。

  5、出卷老师要注意图片的裁选,编辑图片时,要尽量保持图片不要变形,若试卷纸张质量不好,图片就不会清楚。

学期教学反思8

  一个学年的工作又接近尾声。回想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欣喜、有感动、有收获也有着困惑和遗憾,这更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的过程。回顾反思,我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主要做法有: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潜心读书的习惯。我班学生男女生人数平均,学生好动、活泼,但大多数不喜欢看书。为此我让学生搜集家中的适宜读物进行整理,编订了“读书笔记”,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同时结合语文课本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写读书笔记”这一内容让学生读书、写笔记、做手抄报。这样一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这些本来无书可读的学生也因为相互的交流不仅有书可读而且好书不少。那些向来喜欢吵吵闹闹不断的孩子一有空就会捧起书来读,班内纪律随之好了一些。

  (2)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我首先从课堂上入手,对一些阅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读熟、读好,对内容的理解却不做深入地讲解,而只是抛给学生一些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自己阅读、体验成功。

  (3)自由表达的习惯。学生进入高年级自然而然的开始沉默寡言,变得保守起来。我尽量的鼓励学生,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语言的肯定、赞许的眼神、表扬的手势。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用小纸条或是手机短信和我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

  (4)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个班有个别学生不完成作业的习惯,为此我很是头疼。本学期,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小组长必须查清本组的作业方可上交,学习委员进行统计、上报。这样一来每天无需老师点名,对班内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一目了然,一些学生也因此而精心起来,按时完成作业。对于剩下的一些学生则通过个别谈心、动员家长等方法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务本、求实、创新”,一方面积极地参加各类学习,领悟其中新的理念、好的方法,结合自己班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努力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认真撰写教学随笔。

  教师要想尽快的成长起来,就要学会不断的反思、提高。每天课后我都会认真反思这一节课的得失并认真地记录下来,有时只是一个个教学片断,有时只是短短的几句甚至是发生在我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我觉得写教学随笔一方面是一个反思、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我从中受益匪浅。在课余时间,我还会阅读一些教学专著,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并积极撰写读后感。

  4、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还记得第一次将孩子的作文本收上来时的惊讶:这些孩子好像都不会写作文,怎么办?对,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于是尽量创造轻松的习作氛围,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语等。这学期,我发现身边的优秀更有激励性,于是我经常让学生欣赏班内的优秀习作,并将一些好的习作进行整理修改,然后让孩子们轮流阅读。有时我把孩子们的习作发到网上。有时我会将每一个学生的习作精心挑选,有的学生是整篇文章、有的学生只有只言片语,这样一来使学生在习作方面很有成就感,从而更加的喜欢习作,习作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很快。

  5、关注学困生、找准契机,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面对班内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我将课后的时间更多地投向学困生,寻找它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不想上进的学生,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教育。对于一个班而言,只有整体成绩提高了才是真正的优秀。关注学困生,让我受益不少!

学期教学反思9

  一直从事高段语文教学的我今年是第一次教一年级,对一年级的教学方法感到很生疏,尤其是拼音教学让我很头疼。这些拼音很抽象,再加上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孩子与孩子之间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经过不断地摸索,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教学jqx和V的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为此,我先准备了三张卡片上面写上jqx这三个声母,学生的两手握成拳头状放在头上,就像小v的两个点。同时配上儿歌:“小v小v有礼貌,碰到jqx就脱帽,脱了帽还读v,分开来戴上帽。”我先和一个学生示范,当我拿着jqx的卡片来到这个同学面前时,他的两手就从头上放下,相当于脱帽,我离开他的时候,两手再放到头上,相当于戴上帽。然后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拿着卡片到自己喜欢的同学身边,看看能否准确地去掉两点,加上两点。这样让孩子在活动中懂得了尊重别人,同时在愉悦的表演中掌握了jqx和v相拼的规则。

  (2)在教孩子认字时,我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识记。例如,我把生字写在卡片上,在卡片背面贴上小星星,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争取认字的机会,谁读正确了,就把这张卡片作为奖励送给他。我还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孩子认字,比如教学“马”字时,我手上拿着拼音,念着儿歌:“马马马,我是马,我的朋友在哪里?”手上拿着"马"字卡片的同学会念着儿歌:“马马马,我是马,你的朋友在这里。”跑上来,把字和拼音放到一起。用不同的方式调动了学生认字的积极性,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让学生学会聆听,懂得珍惜机会。

  (3)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短暂,记得快,忘得也快,根据这些特点,我还采用了摘苹果,开火车,送字母宝宝回家,配对子等游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事物。通过趣味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的更牢固,对字母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对识字的兴趣更浓,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与此同时,我深深感到了拼音教学的难度,对于单个拼音字母的识记,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对声调和音节的拼读始终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虽然拼读方法教了无数遍,领读也是一遍又一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字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的学生还是不认识。怎样让学生尽快学会拼读音节,认识更多的字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学期教学反思10

  反思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尤其高一的物理教学,感触颇深。

  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譬如,当初在讲“力的正交分解”,笔者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学生老是在正交分解这部分出错,自己还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总结里,我看到了不少学生说老师在此“惜墨如金”,他们没有真正的搞懂,此时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如伽利略的关于力和运动的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如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归纳法(如牛顿第三定律)等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4、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物理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解题(特别是计算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我们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特别是课堂解题板书,要为学生做好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后在作业中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我在此仅重点说说列“方程式”和作图的规范。

  首先,我们老师要做到规范解题,推理严密,过度自然,避免思维跳跃。

  在高一学习摩擦力时,有这样一个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

  这个题目本身很容易,一看答案就是,老师往往忽略了严格的逻辑推导而直接给出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只要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摩擦力就是,显然这是要不得的。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自己首先没有做到规范解题。

学期教学反思11

  一学期很快过去,可以说是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这学期我积极的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期间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学年过去了,作为六年级部教研组长就教研组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必要小结反思。

  开放式教学:

  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在学生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结果开放,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新授前都是让他们先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通过搜集资料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离我们进了,通过互相交流使他们学到了他人的知识,使学生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以说在新课改中不知不觉师生的关系近了处于平等的地位,讲台也变大了,在也不是三尺讲台了,教师已经溶入学生中间了,学生也不在封闭而是互相合作主动讨论、探讨、学生们不在感觉数学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感到了数学就在我们中间。

  活动式教学:

  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长方形、正方形、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哪一种形状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的“做一做”活动,既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探索式教学:

  采用“发现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例如“谈谈储蓄的利息”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作一些简单的计息演算,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提高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现行的教材都是分课时编写,通常每课时的任务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多数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任务、进程都具体以时间顺序来分解,有时怕完不成任务,学生在关键处及易混易错处发生分歧时,不敢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争辩交流,生怕“节外生枝”,过分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教师往往在一节课的各个阶段,按“套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走教案”就行了。这种课看上去紧凑,但缺少一种动态生成,往往以牺牲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代价,弊病很多。

  我们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在于课上讲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发展,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可以打破,无需每个环节都要安排。只要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即使设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的练习没完成,或由于学生对某个内容探究的欲望很强,教师打破教材课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结构而拖堂了,都不能以时间把握不准而一律认为不是一节好课。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数学课程改革而努力工作。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

学期教学反思12

  今年我首次应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可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齐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先让学生一齐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又如,在教学完0~10这11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11个数。能够用身体,手等。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本事,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经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能够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一样的见解。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二、不足与困惑

  1、虽然我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在上学期我试过用严厉的教学态度,也试过用温柔可亲的教学态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本学期,我也许应当运用“严”和“松”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但何时“严”何时“松”是我作为新教师要在今后几年里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我期望是在一年级能用到课件的课都用课件演示生动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

  3、一年级学生起点不一样是令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异常是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程度好的学生对于难题点拨以下就能自我理解和明白,可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说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对不一样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总之,上学期的数学教学给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提议。期望本学期我会有所提高。

学期教学反思13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及时上交,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订正的作用,将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当天了解、当天解决、矫正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到位。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为反馈的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反馈矫正的及时性。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可利用提问或板演等多种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般我们应把提问、解答、讲评、改错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不要把讲评和改错拖得太长。最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在一日为好。

  2。反馈矫正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

  3。反馈矫正的灵活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矫正形式。咳提前设计矫正方案,也可预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获取信息后,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方案。在作业的检查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学生是否存在抄作业现象,是否认真订正作业。总之,反馈矫正一定要落在实处。我们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如果我们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4。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平等、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数学活动的教学,不断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从中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在“努力”二字上下功夫。教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功夫不负苦心人” ,“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学期教学反思14

  核心提示:方差属于数学中的概率统计范畴,它的特点是与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方差的意义,会用方差公式求样本数据的方差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

  方差属于数学中的概率统计范畴,它的特点是与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方差的意义,会用方差公式求样本数据的方差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形成方差的概念3、以积极情感态度,探索问题,进而体会数学应用的科学价值。教学的重点是:方差概念形成过程,难点:方差概念形成过程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

  为了使学生对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整体认识,本节课沿着实际问题的提出产生方差的必要性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导方差公式的使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总结反思,这样的主线设计的。

  问题的提出:课本是由国家射击队选拔运动员的问题引入的,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和统计知识的背景,但数据比较复杂。所以我改用了甲、乙两人五次考试的成绩,甲:85,90,90,90,95;乙:95,85,95,85,90;那学生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导:学生会对下列问题有疑惑:1.为什么不能用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和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呢?

  1、求平均数: 甲=90,甲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0

  乙=90,乙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0

  所以不能用各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和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2、为了防止正、负偏差的相互抵消,为什么对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将其平方呢?

  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将其平方后还是不能比较它们波动的大小。

  3、如果两组数据不一样多,怎么解决数据个数的影响?

  可去掉甲中的一个90分。从而推导出方差的概念和公式。

  这样层层设疑,步步推进,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确定知识点,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中体会方差概念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学生对于公式比较难记住,可让学生分成四个步骤:①求平均数②求差③求差的平方和④再求平均数。

  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会应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例1的教学中,我始终只做一个引领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会容易漏写最后两步,因为 ,所以甲比乙更整齐。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后的练习,时间充裕的时候还可以多在练习册上练几题。加深学生对方差的理解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上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地充当引导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心得体会

  1、创造性的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了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2、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3、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地充当引导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探究精神。

  4、比较遗憾的是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学生的巩固练习做得比较少。应在讲课时节奏更紧凑,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

学期教学反思15

  1、教师要注重运用新教材的新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来指导教学,要从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中去寻找物理知识,要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现象,要把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

  2、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开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要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教师也要经历探究过程,在成功与失败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会促使教师本人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能力。

  3、从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对基本的物理原理掌握的不够好,该得的分没有得到,学生的物理语言叙述能力不够好,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学生的基础知识部分下功夫。优秀率很低的情况看,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存在很大问题,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反思09-27

景阳冈的教学反思11-06

老师教学反思11-04

呼风唤雨教学反思11-04

教学教育的反思11-02

bpmf的教学反思11-02

美术教学反思11-01

《植树》教学反思10-30

跳绳教学反思10-28

数学的教学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