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8 15:07: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同学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身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旧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愚公“移山”的创造的感想。

  当时,同学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同学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同学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沛说明同学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同学读解出自身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同学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同学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局部,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同学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考虑。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2

  《课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策略,力求在实践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锻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达,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创造平台。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朗读全文,重点朗读妻子、智叟和愚公的对话。同时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用文中的词语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通过词语的理解对文章进行分析。贯穿整节课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寓言故事。因为现在课标都在引领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学会什么,当拿到这节课时我在想怎样把这节课诠释得更好,首先我把“方法的指导”作为第一要点,在课上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寓言的方法,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太好。

  但值得自豪的是:

  1、词语教学策略的方法指导:抓重点字,重点词语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例如:通过词语想象画面,通过想象画面方式来理解词语,再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通过关键词语分析理解课文,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这个方法在我多年的课堂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收获。

  2、寓言学习方法的指导:寓言的学习是一条主线,在方法的总结和运用上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会很受益的,真正达到了授之予渔。

  3、个性化朗读教学策略指导: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也是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综合表达能力。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妻子的善良,担忧,智叟对困难的畏惧以及对愚公的嘲笑,讽刺,愚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再完美的玉也有瑕疵在设计个性化朗读时是想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尽管读出了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语气,但读得并不太理想,虽然自己做了范读,但范读后效果不明显,主要是自己平时积淀的不够,对学生掌握的也不是很好,在指导上也不是很细致,虽然范读后学生有所进步但进步不大。在朗读指导上还是很欠缺,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总之,本节课在备课时做到了用心和细心,但在课堂呈现的时候由于个人的某种原因所展现的并不理想,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我更大的帮助,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再进一步。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3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公开课。

  采用提问教学法。教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等,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的读。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从感情,语气,称谓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学生兴趣较高。然后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课文,借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由于听到下课铃声,匆忙之间把“神话”写成了“神化”,拓展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4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学生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然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学生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5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最有意思的要数愚公与智叟“孰智孰愚”的讨论了。前一天作业学生思考,课堂上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谈,学生谈出了很多精彩的见解。

  愚公智叟到底谁更聪明?学生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莫衷一是。有站在“愚公”方阵的,有赞赏“智叟”的,且似乎都有理有据。面对学生的这种不可开交的认真,我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即在这篇文章中“评价智慧与否的标准应当是什么”。

  首先在他们略显零乱的回答中梳理归纳出思维的脉络,然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思维的品质。

  愚公面对的问题是大山的横亘,出行受到阻碍要绕远路。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谁的看法有助于解决问题。

  智叟的话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回避了问题,是毫无建设性的意见,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恐怕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的。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退而求其次,能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还可以称得上智慧。但是我们分析智叟的话语,智叟的议论从“能力薄弱”和“焉置土石”两个方面来展开,而这个问题在之前愚公的妻子早就提过了,且如出一辙,智叟的话语无非是拾人牙慧,并无过人的见识。如果这也叫“智”,那么愚公的妻子就应该被成为“智妪”了,这显然是荒唐的!

  本节课抓住“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评价智慧和愚笨,思路就比较清晰,问题也比较容易讲清楚,学生的思考也能上一个台阶。我认为这正是本课最有挑战性的地方,这点讲透,生领悟了。再提到小智小愚、大智大愚、愚不可及、大智若愚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智和愚的辩证思考,让学生体悟到除了现代科学能够测算的所谓智商,智和愚还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哲学的因素,并非能够孤立片面的看待评价的。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6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课文,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大概的情节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在教学上,疏通文意不是一个难题,只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解释难词、难句,掌握故事大意就没问题了。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及愚公精神这个方面。

  作为一篇寓言,《愚公移山》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却是深刻的,正如教学参考书里所说的:“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呢?我打算结合课后的练习题采取辩论的方式,作为这一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口。练习题目的内容如下: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增加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怎么看的?我本以为学生的讨论会很激烈。没想到,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但我提出“愚公移山是否很愚蠢?”这个辩题并要求学生挑选加入正反双方时,学生纷纷表示没法辩论下去,因为他们都赞成练习题里的说法,认为愚公很愚蠢,根本不应该移山,更不应该连累子孙受苦。学生还说,如果真要辩论,只能是他们当正方,证明“愚公很愚”;我当反方,证明“愚公不愚”。

  当时,我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我跟全班学生辩论。于是,我根据教案的内容,从“愚公懂得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并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搬家就是逃避困难,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两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表面上我似乎说服了学生,他们对文章的所谓寓意也没有再持反对意见。但我的心里,还是觉得没有底:他们真的接受这样的观点?或许这只是教参或我自己强加给他们的观点而已。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具体的题目我忘记了,内容就是讲《愚公移山》这篇寓言的寓意的。文章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那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愚公移山》选自《列子》,而根据有关的史料,《列子》其实也是一部反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列子提倡的其中一种哲学观点就是——物质之间的强弱、大小、粗细等是相对的,同一件事对甲而言可能很困难,但对乙而言却可能很容易。同样道理,移山对愚公来说是很难的,但对神仙而已却是易如反掌。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从根本上抹杀了我们传统上《愚公移山》的所谓教育意义,但从这个角度来去理解愚公移山,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虽说“文以载道“,但我认为文学作品不一定都要蕴涵一定的教育功用,文学也自己的独立性。而且,从这个角度切入,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看问题。

  如果没有这次偶尔的阅读,也许我对《愚公移山》的理解只会停留在教参所提供的资料的层面上,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信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和杂志,多了解自己学科的新动向、新理念、新观点,并适当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7

  由于我自身知识视野的局限和教学技巧的欠缺,这节课肯定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诚挚地期待着你的批评指正。下面,我将简单地谈谈这节课设计的一些想法。

  我以为,要让语文课走出浅薄平庸的怪圈,方法之一就是要想法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去感悟文本的文化,触摸文本的灵魂,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就《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而言,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深入解读文本。

  一、“文化建构”是深入解读文本的生命

  新课标明确指出:“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性为深入解读文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由于对文化传统的过度依赖和因袭,我国的语文课程建设较多表现出一种被动地适应现实的倾向。就语文教材来看,编制者更多地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师生对教材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便是对文本所传达的文化进行验证与内化,“这种验证式的语文课程立起的是‘文化权威’,学生要做的只是认同。如果只是以对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语文课程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它既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因此,深入解读文本既强调对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更强调对文化的反思与建构。

  对《愚公移山》的解读主要流行以下几种文化视点:一种主流的观点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显然是源于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一种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还有学生说“愚公有点强人所难的,他的子孙也许根本就不想这样做,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了子孙的身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主要是源于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念。以上解读肯定有它的合理性。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8

  《愚公移山》是初中文言文名篇,教材改编之前一直都是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改编之后把它放在八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出自于《列子》。

  这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情节生动,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中的愚公是一位志向远大且非常有恒心的耄耋老人,他提出的“移山”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可这一家人却倔强的尊崇着这个老人的意图,艰辛的移着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一伟大壮举,反应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坚持、坚持、最后一定会胜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涌流不息的传统美德。

  学生们在学习时,也是兴味盎然的,无不为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远见的目光所折服。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却义正言辞的提出“愚公确实很愚昧,思考问题太过僵化,除了移山之外其实他们还可以搬家”。更有同学提出,“在今天,土地是珍贵的资源,是不可以随便挖掘的。而且挖出来的土石也就成了建筑垃圾也不可以随便乱倒。”初听到学生这样的想法,我还是很惊异的,因为作为一篇寓言,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悟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寓言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只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的逻辑展开思考,不盲目求新求奇,又能联系实际来谈就可以。孩子们有这样的声音,正是时代在发展的见证。

  首先谈谈“搬家”。搬家省力、省时,而且见效快。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样一条捷径吧。那么,愚公为什么不选择这一点呢?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吧。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踌躇满志,回到故乡沛县,宴请父老故旧及乡中子弟,在”酒酣“之时亲子击筑,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凸显了汉高祖刘邦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同时,他也向沛县父老乡亲吐露“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的故土情结。另外还有家喻户晓的余光中的《乡愁》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故土情结。因而可以体会愚公的心境了。再者,愚公一位有远见的智者,面对险峻的太行、王屋二山,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子孙后代造福,这同样也体现了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但学生的理解和愚公的做法并不冲突:移山是一种毅力,而搬家是一种智慧。因而此时可以教育学生遇事要学会选择,从各方面各个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谈谈土地问题。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已使农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而且以前最不缺的“土”,现在需要买。家里需要填个坑,都要到别处买土。农村要求统一规划,各种垃圾不能随意倾倒。这些都是目前学生能够看到的问题。学生能谈到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我一直觉得,在夯实了语文基础后,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思想火花碰撞的一个过程,也是彼此互相沟通认可的一个过程。很高兴这节课能做到这点,希望以后继续努力,继续学习,争取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9

  这是一篇寓言,但是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总觉得九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只是蜻蜓点水,这里就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有想当然的因素,这是值得反思的。另外在分析“愚公愚吗”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去用文中的句子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气氛也比较活跃,可是为了赶时间,我还是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们,就导致学生交流讨论的不够深入。这是一篇文言文,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多朗读。课上,虽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读,但是从读的时间来看,还是不足的。

  从上课的总体来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新知,上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我就认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缺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进的。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校的“三精”活力课堂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抓实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这也体现了我校的“三精”中精讲、精学和精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0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1

  1981年4月初,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举办过一个小型的“西湖笔会”,与会者有刘国正、章熊、顾黄初、欧阳代娜、陈钟梁、范守纲、林伟彤、陆鉴三等语文教育界的名流,东道主是《语文战线》主编张春林君。我也有幸叨陪末座。笔会的主题是探讨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人数既少,兼以志同道合,笔会的气氛始终是愉快而融洽的。

  当时的西子湖畔,正是早春季节,偶或还有春寒料峭的天气,但苏堤上的垂柳已经吐出新芽,碧桃似乎也已小蕾深藏数点红,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多么像80年代初的语文教坛:改革的春风已经微微吹拂,不少改革的先行者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人们似乎已经听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日渐临近的脚步声。但是眼前,毕竟春意还不太浓,要看到一个百花烂漫的“艳阳春”,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西湖笔会在这样的早春时节,在这样的西子湖畔召开,确实引起了与会者许多联想,也平添了几许谈兴。

  随着讨论的进展,大家的兴趣最后集中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为避免空谈,又觉得应该作一点实实在在的尝试。于是决定从与会者里推出一人,借班上一次“尝试课”。教哪一类课文呢?大家又认为首先要瞄准语文教改的“死角”开火,于是想到了文言文。多少年一贯的“串讲”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业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似乎教文言文就得这样,舍此别无他途。大家希望“尝试课”教出一点新意,一改这种窒息学生性灵的刻板教法。这可是一件不太好干的活儿,由谁来承担呢?与会者中不乏教学的高手,事实上谁干都行,但张春林君提议:“这件事就交给钱老师,怎样?”一言既出,大家不便反对,于是在一片“同意”声中,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文言文教学,我本有自己的主见,对普遍流行的“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素怀“叛逆”之心,并曾为此作过长期的探索。因此,什么客套话都没有说,就欣然表示“愿意一试”了。当时定下的试教课文是《愚公移山》。事后春林对我说,当时定下这篇课文,他是有些担心的,怕我“创新”得太离谱,比如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或提出“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见解,因为当时正有一些同志在报刊上鼓吹这类时髦的“新”思想。听课以后他放了心。因为我不仅没有否定愚公精神,没有削弱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而且把“文”和“道”交融得那样自然熨贴。他认为,传统课文被教出了新意,决定在《语文战线》发表这两堂课的全部教学实录,把它作为这次“西湖笔会”的实绩之一,也作为一份向全国语文教育界发出的“改革宣言”。

  其实《愚公移山》这样教,在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我教所有的文言文,用的都是这种教法。早在1979年下半年,上海市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在我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全校老师都向校长们开了课,我教的就是《愚公移山》这一课,用的就是这样的教法。这堂课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遍语文教师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终于使我在1980年初评上了特级教师。因此,现在重教这篇课文,自然轻车熟路。不巧的是,当时正患感冒,嗓音严重嘶哑,到上课的前一天,几乎发不出声,守纲陪我到浙医大附属医院求医,他让我冒充杭州大学请来讲学的“教授”,才得到了一位已经不看门诊的著名医学教授的亲诊,而这位教授开出的药方,又是一种叫什么“散”的名贵中成药,医院里没有,守纲陪我跑了好几家中药房,才总算在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里买到,时间己是下午6点多了。而第二天一早就要上课,真正可用于备课的时间,只有晚饭以后到入睡之前的那一小段空隙。好在我已不需要备课,否则真不知道第二天的尝试课会上成个什么样呢。

  当时我担心的倒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能否适应我这种“不串讲”的反传统教法。因为《愚公移山》是初二的教材,而其时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因此只能借一个初一的班级。为这次教学提供班级的学军中学虽说是重点中学,但毕竟学生是初一的,他们入学以来只读过少量的文言文,他们能适应我的教法吗?

  那天上课,为了保持常态的教学环境,听课者除了参加笔会的几位外,只吸收了少量当地和本校的教师。上课之前,因学生尚未看过课文,我稍作指导后先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他们释放的潜在能量,比我们估计的要高得多。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激起了学生“投入”的热情。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当学生一时不能回答、随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的时候,他们简直乐开了怀:想不到一向认为枯燥的文言文,居然可以学得这样开心!

  始终在一旁听课的刘国正先生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记得我在杭州听梦龙教《愚公移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同学生一起时而深思,时而朗笑,忘记了自己是听课者。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

  这次“尝试”的结果,虽非完全出乎意料,但毕竟有些喜出望外。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中验证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意义不同寻常的“尝试”。这次双重意义的“尝试”,使我获得了某种新的启示,再看西子湖畔的早春风光,似乎悟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却又一时说不清楚——只觉得我正在思考、探索着的某种教学理念,蕴涵着一股强大伯生命力。什么理念?

  我不知道。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只能借诗的语言来表达一点朦胧的感觉:

  二月东风似女郎,

  飞红点翠写春光。

  料应难染参差柳,

  先试新梢几缕黄。

  遥看苏堤上的早春杨柳,只是淡黄一抹,尽管参差“难染”,但终究会随着艳阳春的到来而垂下万条绿丝绦的。

  “西湖笔会”以后,黄初以“江南春”的笔名在《语文战线》发表文章,介绍笔会盛况,文章标题就是《先试新梢几缕黄》。莫不是我的拙劣的诗句也唤起了黄初同样的感受?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2

  (1)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过程当中我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我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3)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4)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辩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艺术更精湛,臻于完美,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实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3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其中愚公的精神影响了新中国一代代人的成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愚公的精神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初中学生心中,率先树立一个正确的愚公的人物形象,是课堂的重中之重。在教学策略上,我致力于以下四点:

  一、突出核心问题,带动整体思路

  在最早的设计稿中,我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要把山移到哪里?”、“愚公遇到了哪些阻碍?”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多达十几个,而且均以组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中。因此第一次试讲犹如一场知识问答赛,而整个课堂都是在一问一答中缓慢推进,缺乏整体感。带教导师建议我将这些问题简化,尽可能用一个主要问题串联起其他的小问题,尽可能使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去分析“平险有什么困难”,可以分析“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均可以过渡到愚公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同时也可以引出“对比”和“衬托”这两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课堂的整体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许多,问题之间的联系性也得到了加强。

  二、强调朗读过程,调动学生情绪

  朗诵是我的专长,在日常的课程中,我常常示范朗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朗诵的前提是理解文章,进一步则是情绪的感染。在认识“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我要求学生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这一步骤需要学生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中我格外强调阅读的过程。第一遍读是齐读,为的是晓知内容;第二遍读是自读,为的是品味思想内涵;第三遍读是诵读,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绪,同时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于是,我特意设计了三段需要重点诵读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悟:平险过程中的困难险阻、智叟的目光短浅和愚公的坚定信念。从这几个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断的深化,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逐步加强。

  三、抓住原文词句,坚持文本出发

  在一些课例中,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去讨论“愚公愚不愚”的问题,有的甚至会引导学生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的问题。这样的引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但却犯了脱离文本的错误。这是用一种极其现代的功利性的思维去解读古文,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原文宣扬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先沉潜进文本之中,抛开现代人的惯常的思维观念,回归“文本的语词世界”。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具体语句中寻找结论的依据,同时我会对这些语句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追问,并通过细节之处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如关于智叟人物形象的推测,我就是从语言描写入手,从具体的语境入手,用句式和语气揣摩人物的心里和性格。

  四、追求导入创新,敢从标题入手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自豪的一处在于导入的设计。在导入中,我请同学们对标题“愚公移山”点上标点,表达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想法。有同学点上感叹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惊叹,有同学点上问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质疑。而这个导入是课程结语的一个铺垫,在课程结束时,我依然让学生给这个标题点上标点,以表达他们学完课文后的想法。有的同学在“愚”上点上双引号,认为愚公并不愚;有的依然点上感叹号,表达对他精神品质的赞扬。这一设计前后呼应,先是以学生的情感判断为导引,引导走向一个更贴近文本的愚公形象。本课结束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时刻,再次给予学生表达看法的机会。

  在课后的交流和评课中,我也体悟到本课的不足。在本课开始前,我曾用了3分钟时间检测学生预习的成果,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重要的实词。设计的目的在于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以便课文内容的分析。然而今天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将文言字词的学习进行分类处理,比如需要炼字炼句、具体分析的要带进文章深入解析,对生僻的难词难句的学习可以直接让学生参阅注释进行记忆。因此,我将所有注释均呈现在课前预习中,仅通过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强调,是难以引导所有学生进行有效而全面记忆的,而对于部分预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可能会因此而滞后。对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尤为注意,对文言字词要分类解决,加强有效性。此外在本次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是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帝神仙的帮助,愚公是否可以完成移山这一壮举?当初预设的答案是“依然可以”,因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体悟了愚公精神后,必然对愚公敬佩有加,也必然对他的事业抱有坚定的必胜决心。可是,同学认为他不能,理由是“等愚公的后人进入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会产生惰性,所以不会”,由此看来,该学生依然没有体会到文言文学习之初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尽量抛开现代的话语语境和现代的思维观念,去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多加反思。

  从备课到上课,从上课到反思,我思考了很多,也感悟了不少。尤其在导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深刻地领略到,设计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核心问题能够有力地牵动整篇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同时我也识到,文言文的教学必须要重视“朗读”这一步骤,而且要多多地读、甚至“狠狠”地读,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为只有“读”才能使学生暂时忘却现代话语语境,暂时离开纯现代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体悟文中人物的精神和智慧。虽然考评课上完了,我长舒一口气,但正因为上完了,我依然体味到了新的压力,因为在课堂内外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去推敲、去反思、去纠正的,我要以更为充沛的精力和坚定的决心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修养,引导学生去感知一个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4

  一、素颜课堂,朴素无华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特别渴望自己的语文课能上得很美。因此每遇公开课、评比课,总

  喜欢将大量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寻找课外资料上,总想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可结果经常是“华而不实”。听了《愚公移山》一课,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

  如此大的场面,朴实得没有一页课外资料,没有一张幻灯片,没有一丝旁逸斜出,只有语文。称其为“素颜”课堂,一点也不为过。

  与愚公年纪相仿的钱梦龙老师从自身年龄导入课堂,进入文本。一切都是那么朴实、自然。可细细想来,“猜猜我今年几岁?和愚公差不多”,看似浅浅的一问,实则精巧至极。学生的思维之花由此绽放。当学生知道眼前这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语公”与课本中的“老愚公”都是“年且九十”时,内心沸腾着,敬佩着。这一问拉开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序幕,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舒缓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一问也自然地引出了文中的“且”字,领着学生开始进入文本,唤起学生对文本、文字的敬畏之情。记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玲老师曾说过:“我必须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有敬畏之心——敬畏文字,敬畏语文。”

  钱梦龙老师看似寻常却匠心独具的导入走进了“孩子们”,走近了文字。“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大吗?”“是方的吗?”“参加移山的有多少人?”在钱老不疾不徐、层层深入地追问下,学生走进了文字。

  这十分钟的课堂里,教师“导”得朴素,“引”得朴素,学生却是那么轻松、开心。语文课的美尽在那一导、一引、一品、一笑中了。

  二、素练课堂,训练有素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钱梦龙老师在《教

  师的价值》一书中也提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靠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钱老还对“训练”作了这样的解释: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看,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学生又是不成熟的学习者,还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于是形成了教学中教师“导”、学生“学”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训练”。

  纵观《愚公移山》一课,三位老师始终以“训练”为主线。钱梦龙老师让学生找愚公年龄时,学生找到了“年且九十”,但理解却是“九十”。这可见在课堂伊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不高,或者说他们没有细读文本的习惯,但在钱梦龙老师有序的引导与训练中渐入佳境。

  肖培东老师的“续课”,重心落在对愚公妻子和河曲智叟的语言描写的反复揣摩、品味中,肖老师领着学生穿梭于文字中,钻到文本的语言深处,也钻到愚公妻子与智叟的内心深处,细致体会两人的不同态度,更钻入了学生的思想深处,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文言文阅读还可以这么有意思。只要学生力所能及,答案就决不“抛给”,这让我想起了孙绍振先生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老师“轻拢慢捻抹复挑”般的引导,使课堂的生成显得那么自然,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浸润在每一处教学细节中。“读”是肖老师续课中又一个主要的语文训练活动。无论是个别读或者齐读,读一共出现了十余次。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品读与揣摩中,学生一步步走向课文深处。

  张志公先生曾说:“所谓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章中进进出出走它几个来回。”如果说肖培东老师带着学生走向了文本深处,是“进”。那么黄厚江老师则是引着学生先“进”后“出”,在朴素的语文训练中走向了语文深处。用一个“曾”字串起了愚公妻子、智叟以及愚公本人面对“移山”一事的态度,学生在文本中漫溯。而在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时已经包含了“出”。黄老师让学生讨论:“若干年之后,三人又遇愚公会说些什么?”这一语文训练活动引着学生跳出文本,却又要立足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在黄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撑一支语言的长蒿,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三位老师的教学紧扣文本语言,不旁逸斜出。这种以语言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语文活动。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可见三位教师驾驭文本、驾驭课堂的深厚功力!

  三、素情课堂,怀真抱素

  在三位知名特级教师的课上,教师、学生、文本,接洽巧妙,不着痕迹,各具风格,浑然天成。不仅如此,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语言文字的王国里自由地探索,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快乐地发现,固有的灵性得以显现,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课堂里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激情背后是三代语文人对文字的痴迷与挚爱,对经典的痴迷与挚爱,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痴迷与挚爱。他们用深厚的底蕴,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拥有的美好情怀。情怀,体现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钱梦龙老师自比愚公,亲切和蔼;肖培东老师以读促思,灵动和谐;黄厚江老师注重体验,轻松幽默。他们领着学生滴水穿石读《愚公移山》,深挖细品思经典,让年轻的生命领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秘诀。好的语文课堂,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情怀,用热情去感染热情,用趣味去提升趣味,用智慧去开启智慧。

  一堂《愚公移山》,让我们感受了一个个真实而又鲜活、可爱而又可敬的长者,领略了一代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探索者的教学风采。他们用纯真朴实而又特色鲜明的课堂在诠释他们的语文教育理想与情怀。

  如此朴素,却又绚烂至极!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时代的道家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大概的内容学生早以有所了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接下来就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注重学生预习的指导及培养。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前我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课堂学习时提出,养成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好习惯。在本节课中能发现学生们真正的去预习了,真正的去思考了,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四处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们在组内能够大胆发言,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语言不是那么周密,但却能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知识学习的互补,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创设了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并且将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然后再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发现问题的答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做到了指点多,讲的少。

  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Flash,创设生动有趣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同时也使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初步的感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领会了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

  总之,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但是,我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学生在最后汇报的时间不够,有的学生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其实,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09-25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7-23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06-19

电影教学反思12-06

电路教学反思12-06

荷花教学反思12-03

教师的教学反思11-30

简单教学反思11-30

春教学反思11-29

匆匆教学反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