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2-08-24 13:12:3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武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课程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种植、国防教育、手工制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石海未

  副组长:张丽丽刘腾

  成员:郭爱宾赵天亮陈书魁

  郝振川梁洪敏石立华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太极拳》校本课程具体由张晓锋负责;《书法》具体由张华东负责;《大棚菜》具体由刘腾火负责;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它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立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我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完美。

  2、提高综合本事,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我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本事的方法,不断反思,构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

  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3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情和学校的软硬环境等情况,《快乐科普》校本课程共设置五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科技创新思维与观念通识讲座,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念进行开拓,启蒙学生的发明观;(1课时)

  第二部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及发明技巧的学习,主要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学会使用最有效的发明技巧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3课时)

  第三部分是进行创新结构模型的科技制作。锻炼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体验到从创意产生到设计再到实践最后制作成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素质的重要环节;(5课时)

  第四部分是进行科普故事和科普剧本的写作与创作学习。掌握科普故事中科学知识的表达,故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的体现,剧本编写等。(5课时)

  第五部分是进行科普剧的排练与表演。语言表达训练、形体表演能力训练、科普剧舞台表演要领训练,完整剧本排练与展演等。(6课时)

  结合课程开展的实践活动

  1.学生作品的展示活动:每学期一次全校展示,展示的方式一种是写成创意贴在展示板展示,一种是制作成作品模型等展示,还有发明经验介绍活动。

  2.科普剧公开展演活动,可以在六一儿童节、科技艺术节进行。

  3.参加创新类的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原创微型科普剧本创作大赛暨青少年科学表演大赛等。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橡皮泥制作课。通过捏橡皮泥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

  3、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任务:

  充分体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活动化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目标,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人、小组、班级活动方式,组织好校本课程的实施。

  四、教学措施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略)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

  《溪居》等7篇古诗文

  《论语》《大学》《老子》中精选片段

  《山海经》中神话故事

  四、教学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教学措施

  1、每天利用午间活动时间、集会、路队诵读形成常规,选自觉诵读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两节阅读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可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且定期更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4、不进行严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激励争优。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五、教学评价

  采用 “弹性评价”方式。

  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颗星。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颗星。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校本课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爱我家乡、具有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的责任心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海洋生物环境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海洋知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卫生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生活情趣,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

  每两周一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7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8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为了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特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三年级的校本教学将以《三字经》为主要内容。它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字经》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三字经》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教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十分感兴趣。校本课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爱我家乡、具有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的职责心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景,自主教学,教学资料以海洋生物环境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海洋知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必须的卫生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生活情趣,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忙,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

  每两周一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0

  地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地方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保护的知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共有学生120人,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2、环境保护

  了解当地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传统文化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对其中感

  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环境保护

  3、了解当地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第二周(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化肥带给我们什么

  第三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学会交往友好相处

  第四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冲突

  第五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论语八则

  第六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大学两则

  第七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初中生常规学法指导

  (一)第八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第九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湿地的“呼唤”

  第十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大地的“呻吟”

  第十一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如何度过青春期第十二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怎样预防性骚

  第十三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如何开展英语期末复习第十四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复习的方法第十五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不和谐的声音

  第十六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飞来的沙尘

  第十七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中庸二则

  第十八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列子汤问二则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给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校园,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提高校园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潜力,个性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3、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资料:

  目前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诗词赏析读本《书香小筠》综合实践活动教程《我动手我快乐》心理健康教程《聆听花开的声音》《淡墨痕》。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校园实际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设立了以下各学段校本课程资料安排:一至二年级是《书香小筠》三至四年级是《我动手我快乐》五年级是《聆听花开的声音》

  今后我们将在这基础上陆续开发《礼貌礼仪》、《爱我梨乡》、《数学与生活》等系列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用心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用心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和目的,明确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校园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文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际状况,可有计划地灵活使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资料,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作为校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总结,有课题。

  6、用心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氛围,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校园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7、校园的各部门、各条线用心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给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校园应给予有力的支持。

  五、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任课教师边工作边培养有经验的老师、骨干带新教师;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校本课程案例、论文。

  4、明确课堂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要做到“三不,两认真”: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搜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5、校本课程小组及教导处将采取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定期把检查结果予以反馈。

  6、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记录。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评价方面作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召开校本课程评估会议,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依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新课标的理念,这学期我们将开展英语校本课程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二、活动目的:

  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三、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四项:歌曲,歌谣,字母发音规则,课本剧。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确定了各项的具体内容。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歌曲与歌谣教学

  1. 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2. 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3. 唱演结合,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鼓励学生试着用旧谱编新歌唱,试着自己编歌谣吟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字母发音规则

  通过口诀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进而进行拼读、拼写单词的训练,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单词难背诵的问题。

  五、教学模式及方法: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努力提供选择空间、交流机会;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服务角色,交流共享;将“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3

  一、课程名称:童话之约

  二、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丰富、充实、深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而童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方珍宝,它最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喜欢神奇美丽、幻想丰富的童话世界,未来需要有美好心灵和创造才能的人才。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都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发展童话这一美学命题,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为此,我们将着力培养学生爱读童话,会读童话,会讲童话,会编童话,会评童话,能在童话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阅读与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选择了《童话之约》这一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获得思想与精神的陶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本校本课程,探索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基本方法,构建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课内外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童话阅读体系。

  3.积累大量的童话故事。

  四、课程主题内容:

  1.简介童话起源和发展历史

  童话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时代,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还根据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演绎出了许多带有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童话为主,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受到欢迎。可以这样讲,这些民间童话便是现代童话的起源。

  2.西方童话

  上学期主要带领学生系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本学期以格林童话为主,带领学生继续阅读童话,了解外国童话世界。

  五、课程实施策略

  1.课程要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切忌过多讲解。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和材料,给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负担,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切忌批评指责。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5.阅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目的阅读。

  六、课程评价

  童话阅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因此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或师生)相互观察评价;过程激励评价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童话之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4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一、全期教学目标总要求:

  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安全十不准

  2、注意提防坏人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生了病怎么办

  5、做了错事以后

  6、感冒与流感

  7、小小一粒米

  8、与学校公物交朋友

  9、学做自己事

  10、守秩序

  重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5、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6、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三、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五、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课题课时

  2、安全十不准1课时

  4、注意提防坏人1课时

  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课时

  8、生了病怎么办1课时

  10、做了错事以后1课时

  12、感冒与流感1课时

  14、小小一粒米1课时

  16、与学校公物交朋友1课时

  18、学做自己事1课时

  20、守秩序1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5

  一、课程开发背景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他们能经过自学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借助于工具书能自我学懂教材中的古诗,体会诗人蕴涵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证明他们已具备了相当的独立阅读本事和理解本事,他们的想象本事、思维本事、学习联系生活的本事都已比较强。经过了解,在他们的课内外学习中,我国灿烂的古典文化仅有“古诗”为他们所知、所学,而“宋词”,他们还从未曾听说过、接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学生应具有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充满健康向上的进取心态,又应温文尔雅、有必须的内涵和文学的涵养。“宋词的阅读与欣赏”能够使学生尽情感受我国厚实的古文化底蕴,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积累和修养,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能够打通学生认知世界和文学艺术的联系,并训练他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敏捷的思维和开阔的思路等,充实学生的心灵。

  自唐代以来,社会上流行一种新的音乐——燕乐,它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热烈活泼。配合流行音乐的歌词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这就是长短句形式的词。词的发展经中、晚唐文人的试作和五代词人的努力,使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在艺术上渐渐走向成熟。而到宋代便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艺术成就臻于高峰,因而同唐诗和元曲一样被列为代表一个时期的“时代文学”永远被人们珍视热爱。时代文学每每是一个艺术创新的过程,产生了瑰丽的艺术世界,出现了缤纷的艺术风格。宋词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但这两大风格类型又远远不足以包容宋词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宋词的五光十色,辉煌璀璨,构成了词体文学的范式,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

  自宋代以来,每个时代的人们总是按照自我的审美观念去解读和欣赏宋词,去认识古典艺术世界之美,去发现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为那些善良、完美的情感而引起共鸣,为那些热情奔放的歌声而激发进取的精神。这些古典作品至今犹闪耀着艺术生命之光,令人惊叹和喜爱。因而,引领学生走近宋词,去感受宋词的无限魅力,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是一种美丽的学习。经过宋词的阅读与欣赏,学生必将体悟到一个不一样于以往的语文世界(文学世界),必将会被唤起空前的探求古文化的浓浓情趣,也必将收获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所不曾带给他们的东西。

  宋词的阅读与欣赏,能陪伴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美的境界,给人带来尽善尽美的期望,使人获得心灵的小憩,以新的活力与新的精神走向未来。

  二、课程开发目标

  1、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了解。

  2、学生能够了解宋词的由来和发展概况以及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了解宋代的词人和作品大略情景,明白20个以上杰出的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3、使学生对宋词产生仰慕之情,激发学生探求我国古典文化的愿望和兴趣。

  4、学生能够明白宋词基本的风格类型,了解宋词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5、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需求和精神需求,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修养。

  6、学生能背诵40首以上优秀的作品(无论长短,题材提议广泛,风格趋向多样)。

  7、经过宋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本事。

  8、学生能够在必须的情境中或者必须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三、课程开发资料的选编和课时安排

  1、教材资料的选编原则: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选择思想资料健康的、情感蕴涵丰富的、能激发人进取的;艺术价值高,能给人以较高的艺术享受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优秀词作品。

  2、编排的原则:

  (1)以不一样词作者的作品为序;

  (2)以不一样题材、不一样风格的作品为序;

  (3)以时间为序。

  3、课时的安排:

  全部课程共10讲,一个学期完成,每周1讲(包含2课时)

  第一讲:宋词的由来、宋词的创作以及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阅读和欣赏晏殊的《浣溪沙》、《蝶恋花》两首名词,了解词人的概况,品评这两首宋词。

  第二讲:阅读和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苏轼在我国古典文学——诗、词、

  文等方面的杰出造诣,了解苏轼的词的风格,并经过品评《念奴娇赤壁怀古》直观感受豪放派词的意韵。介绍苏轼的另一些词作:《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第三讲:阅读和欣赏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如梦令》,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她

  的“易安体”的特点,感受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的独特真切的情感。介绍李清照的另一些词作,如《武陵春》等。

  第四讲:阅读和欣赏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魂奴儿》、《青玉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感受辛弃疾的词作的风格,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感知辛弃疾的另一些词作。

  第五讲:阅读和欣赏欧阳修的《蝶恋花》、《生查子》两首词作,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以及其他的词作等。

  第六讲:阅读和欣赏柳永的《蝶恋花》、《雨霖铃》、《八声甘州》三首代表性的词。

  第七讲:阅读和欣赏范仲淹的《苏幕遮》、《渔家傲》,了解范仲淹的词风。

  第八讲:阅读和欣赏秦观的《鹊桥仙》、《望海潮》两首名作,了解秦观的创作。

  第九讲:阅读和欣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诉衷情》,了解陆游不仅仅在诗作上有杰出的创作,在词的创作上也为后人所敬仰。

  第十讲:阅读和欣赏范成大的《眼儿媚》,了解范成大在宋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第十一讲:阅读和欣赏文天祥的《酹lei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和岳飞的《满江红》,感受词中透出的浩大气势。

  4、开发教师及对象

  主讲教师:郎艳红

  授课对象:9年级学生

  四、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真正的主体,学生拥有自我的选择权,决定自我的学习过程,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完成的。

  五、课程开发实施的准备

  挑选好课程资料,并印好教材。

  创设良好的阅读、欣赏氛围。

  做好第一节课前的前测工作,了解学生的基本情景,了解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知晓情景和兴趣情景,以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

  班级组成:30人(每班送5人)

  教学场地:东多媒体教室

  六、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法

  讲授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个别辅导

  七、课程开发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及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的内在收获和体验。

  评价标准:能背诵10首优秀的宋词,能说出10个著名的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朗诵宋词准备充分,认真进取,朗诵过程中感情充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内心的艺术熏陶和生活态度的进取影响。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6-30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7-04

政治课程教学计划06-2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06-24

五年级课程教学计划04-27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07-19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6-26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8-14

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07-12

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