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4 16:58: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a.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b.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c.教师用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三、 应用反馈。

  1.出示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全班订正。(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习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在数学游戏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本节课在人民币兑换环节设计了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熟悉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票样

  学生准备 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填一填。

  1元=(  )角     20分=(  )角

  50角=(  )元3角=(  )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那么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大家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习人民币的兑换奠定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分别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一张。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大面值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师: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特征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汇报: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票面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钱。

  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分别用多少张呢?

  学生将兑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5元里面有5个1元,所以要用5张1元兑换;同样道理,10元里面有10个1元,所以要用10张1元兑换)

  (2)教师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教师兑换。

  师:说一说你的兑换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因为20里面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要用2张10元兑换……)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认识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五)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课题:平均分

  设计者 杨莹莹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1.注重运用直观的画面学习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想让小学生把数学学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探究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走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2.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画的钟面。

  师:同学们的钟面都画得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这12个数,都有时针、分针和很多刻度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以及欣赏其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预习反馈,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在钟面上怎样算是一个大格吗?(学生回答)

  师:每两个数之间就是1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1到2也是1个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1个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个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在小组内数一数,交流后汇报。(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

  师: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和交流,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加完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那么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钟面上的指针走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的过程。

  师:时针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1个大格是多少小时?(时针走1个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个大格是多少小时?走3个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从7走到11呢?

  小结:时针的走动一般是以大格为单位的,要知道时针走了多少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多少个大格即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同时这节课也是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数四则计算等打下基础的一课。因此本节在本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在基本思想中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自我检测和评价。为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数学课设计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探究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高兴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

  (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

  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高兴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

  师:原来啊,他们组有4个人,可是他只带了一张pizza饼,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如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

  说明: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归纳意义

  1.回顾旧知

  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2.小试身手

  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分一分,看看从具体事物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分数。同学们愿意吗?请学生点击进入到小试身手的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点击放大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

  (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行汇报)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源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相同。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尝试归纳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

  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

  4.理解单位1

  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

  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索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5.即时训练

  问:你能找出这两则报道中的单位1吗?

  三、深化理解

  (出示蛋糕的画面)

  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

  (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行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

  四、自测反馈

  师:同学们现在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点击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馈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

  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

  五、思维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

  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六、现场调查

  师:现在老师要进行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

  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行了提升。

  七、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的是百分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见的百分率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复习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在列表对比中,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巧用图示,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把知识要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三者之间互化的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并轻松掌握三者之间的互化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可逆关系。

  3.重视迁移,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根据百分数与分数的密切关系,百分数问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与分数基本相同这一特点,联系分数知识复习、理解百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解答百分数问题。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

  (出示课件)一件绒衣的成分如下:

  羊绒:14.8%

  超细羊毛:73.5%

  天丝:11.7%

  读出这件绒衣成分的相关数据,并说出这些数据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为高效复习作铺垫。

  ⊙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1)什么叫百分数?它的意义是什么?(板书:百分数)

  (像14.8%、73.5%、11.7%…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列表对比)


百分数




分数




意义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区别




百分数通常只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联系




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





  2.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1)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是什么?

  ①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②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2)巩固练习。

  ①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25= 0.2= 0.6= 3=

  ②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 = =

  ③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42%= 108%= 5.4%= 200%=

  3.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1)复习常见的百分率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16页12题)

  取小麦500 g,烘干后,还有428 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率=×100%

  含水率=×100%

  (解决问题,然后复习其他常见的百分率)

  (2)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课件出示教材113页3题第(3)、(4)、(5)小题]

  ①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是多少元?[125×(1-20%)=100(元)]

  ②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100÷(1-20%)=125(元)]

  ③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

  长裤:100×150%=150(元)

  皮鞋:150÷=180(元)

  (3)小结。

  解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解题思路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单位“1”已知,求比较量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系统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复习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利用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14页5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都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116页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3.百分数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7、88页。

  【学习目标】

  1.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

  2.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

  3.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学习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学习难点】:

  能够正确地进行改写。

  【设计特色】

  1.提供协作学习任务单,促进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

  环节

  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问题情境

  1.复习。

  师:“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思考、回答。

  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

  独立探究

  前一晚的作业是让学生在家独立分类整理,打算分成哪几类?

  独立思考、整理、分类。

  回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任务:

  1、每人在小组中汇报自己整理。

  2、记录表:

  成员

  我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通过交流,互相欣赏、取长补短。

  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

  应用拓展

  1.

  2.P88练习十六

  总结单位改写的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并及时分享错例。

  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P2-3 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探索新知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根据图意,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 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4 0.7×4 12 ×5 1.2×5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

  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4 1.35×4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谁来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1.×(a≠0)当a( )5时,积小于.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2.39个0.2组成的数是( )

  A.3.9 B.39.2 C.7.8 D.78

  3.100个0.01米是( )

  A.100米 B.10米 C.1米

  4.75×2.08的积有( )

  A.没有小数 B.一位小数 C.两位小数

  5.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8.4的算式是( )

  A.18.4×0.99 B.18.4÷0.99 C.18.4÷1.99

  6.0.35×0.17的积是( )位小数.

  A.两 B.三 C.四 D.一

  7.下列各式中,结果是42.72的是( )

  A.85×0.92 B.7.2×4.6 C.8.9×4.8

  8.一个大于0的数乘0.98,乘得的积比这个数( )

  A.大 B.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众多的名山大川,你们在假期里和自己的父母去过哪些名山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黑龙江的伊春市去看看,那里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这就是:五花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自由的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这座山为什么叫五花山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

  (课文最后一段)

  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还有其他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呢(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是形容哪个季节的五花山呢(秋天的五花山)

  这五彩兵分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五花山的秋天吧!

  三、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第四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秋天的五花山有哪些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划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

  (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2、你喜欢什么颜色,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吗(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及与句子有关的图片)

  3、指导朗读学生喜欢的句子。

  如:金黄色(觉得耀眼,阳光明亮。)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多人读)

  杏黄色(指名喜欢这个颜色的学生读)

  让学生说说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你的感受吧!

  指名读

  火红色: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指名读,男生齐读

  紫红紫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还有幕布,可提醒学生。颜色浓烈。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翠绿:写出松柏不畏严寒。能读出坚定的语气吗

  齐读

  4、五花山美不美作家写的美,摄影家拍的美,相信我们能读的更美。

  全体起立齐读第四段。

  四、学习第二、三段

  1、五花山的秋天的确美,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描写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找一找春天和夏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绿)

  2、那这两种绿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春天(出示课件)

  (1)、春天的五花山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呀(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自己读一读,划出让你有感触的字词,说说你的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

  (2)、夏天的五花山也是绿色的,但是绿得不一样,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呢(浓浓的绿)

  自己读一读告诉我夏天的五花山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像被绿油彩涂过”这句。

  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安排小练笔

  1、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五花山的春天、夏天、秋天的美丽景色,那么,五花山的冬天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播放五花山的冬天的课件,让学生观看。

  2、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五花山的冬天。

  3、汇报交流

  板书:

  春天: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五花山夏天:浓浓的绿

  秋天:五颜六色(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冬天: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采取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紧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

  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或摆或画,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3.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讨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别。

  (1)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

  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

  (2)讨论两个图形的区别,全班交流。

  区别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别二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非常好,周长计算得也十分准确,尤其是我们发现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较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交流。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行操作。

  2.课件展示学生的拼图结果,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三个图形形状与周长的不同,全班交流。

  区别一 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别二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考、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发现一 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现二 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现三 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合作交流、比较探究等形式,找到解决“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怎样拼图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帮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出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

  【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都是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回顾玩儿跷跷板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为认识新事物奠定基础,形成表象】

  二、认识并使用天平

  教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有质量标志。我们通过不断调试砝码,直到中间的指针指向中间为两边平衡,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质量之和。

  教师示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际应用天平来测量一下。

  首先我们来应用一下,检查一下砝码的质量是否准确。

  在天平的左边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我们应该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看一下,天平中间的指针正好指向刻度盘的中心,说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0+30=50

  这有一个空的水杯,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它的重量。

  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重量。我们来试一试。

  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现在我们缓缓向水杯里倒水,你发现天平怎么样了?

  你知道我倒了多少水吗?水的质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字母x表示,那么现在天平的状态还能用等式来表示了吗?

  100+X>100

  我们继续测量水的质量,同理得出: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这几个算式都以板书形式呈现。

  【在利用天平写出算式的过程中,我最开始设计的是给每个小组一台天平,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物品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天平中砝码过小,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调节砝码的过程中,而不是讨论方程的意义,与本节课的重难点相背离,因此在修改中,我们还是尊重了教材,以教师的示范为主,我们吸取了学生试验的教训,为了让学生看得真切,我们放弃了实物操作,选择了电脑课件的演示。】

  三、认识方程

  1、根据天平写算式并分类

  刚才我们测量了水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出现了这几种情况,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你明白了吗?下面老师这儿就有几组天平测量的过程,首先请你根据天平写出算式。然后把这些算式按一定的原则分分类,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结果。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双基”增加为“四基”,其中“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是新增加的内容。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提倡对概念的演绎,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数学书对方程概念的呈现是这样的:通过天平保持平衡写出等式,然后得到结论。旧的数学课强调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教师引出概念,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2、交流汇报: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等式 不等式

  含有未知数 3x=180 50+2x>180

  100+x=50x3 80<2x

  不含未知数 50x2=100 100+20<100+30

  根据板书,教师讲解:像 3x=180、100+x=50x3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反问:什么样的算式叫方程呢?一个算式要成为方程有哪几个条件?

  【通过对比,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方程表象,建立方程的模型,因此在教师讲授概念时,学生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什么都不讲,对于方程这个新知识,如果老师不告诉学生,学生是不能凭借旧知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概念的呈现上,我选择了讲授法。】

  四、应用概念

  同学们,根据你对方程的理解,你能自己写出几个方程吗?

  判断,他们写得都对吗?

  黑板上刚才我们写得这些算式,有方程吗?

  【通过前面学生的活动归纳出概念,还要对概念进行演绎。练习题中,我先让学生自主写方程,就是考查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判断的基本练习。】

  五、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汗水。因此学生在学习前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

  1、 根据线段图写方程

  2、 根据数量关系写方程

  3、 判断是否是方程

  4、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七、作业:

  利用课余小组时间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再想,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天平 ,但对天平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伸到课下,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我还设计了“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发散学生的思维,也为下节课《天平保持平衡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单元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单元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单元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年历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56÷7=86—49=300×8=33—25=54+28=67+23=600×4=82÷9=72—16=52—28=

  二、导入新课

  1、故事导题

  故事发生在20xx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xx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

  (1)课件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有效回忆:“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介绍吗”?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报纸上、日记里、食品和药品标签上的保质期。)

  (3)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分别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师提问:你觉得大月、小月的天数对我们有用吗?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让学生朗读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完成做一做。

  4.梳理知识,基础练习。

  (1)抢答:大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11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2)小游戏(判断大小月)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

  5、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

  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 1976 1987 1994 2400

  6、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提问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三、巩固新知,应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月。

  2、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3、找规律。1月,3月,5月,7月,8月,( ),( )。

  4、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5、故事揭谜:20xx年是平年。20xx年2月根本就没有29日这一天,所以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教材说明

  教材让学生观察实物,如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等来认识角。用一张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图形。这里不给角下任何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然后通过“做一做”进行一些巩固角的认识的练习。如通过第1题着重使学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注意出现不同的放置位置。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十七。

  2.教学角的认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折扇等实物图形,指出哪里是角。教师可以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把硬纸条拉成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再让每个学生拿一张纸,仿照教科书上的'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学生有了这些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要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让学生指出这些角的边和顶点。

  3.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要使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第1题,通过观察能正确区分题目里给出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4.教学画角时,教师先说明画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让学生画。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画,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点。

  5.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要使学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题中的两个角都是30°,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确认两个角一样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跟画出的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第3题,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着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第4*题中,左图有3个角,中图有7个角,右图有8个角。做题时,要先让学生找,必要时教师可以指点。

  练习十七最后的思考题的答案是:(3)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材说明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面上的角,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再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做一做”中的习题,注意出变式图形,使学生能掌握直角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8-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1-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07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01-06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2-1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1-09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8-02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