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9 17:01: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路(第一节课)

  1、教材分析

  苯、芳香烃安排在苏教版必修2《化学》,先直接给出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用实验验证苯的分子结构;再给出苯的物理性质和苯的结构特征: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角均为120°,六个c和六个h共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在这基础上指出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列举了苯与溴、硝酸的反应;用文字介绍了苯与氢气能反应。最后通过“科学史话”栏目介绍了苯的研究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整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现了课程要求和认识物质的规律。于是我将“苯分子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探究性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情分析

  在苯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质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质甲烷,不饱烃以乙烯和乙炔为代表。认识了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和乙炔碳碳双健、碳碳叁键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且能根据有机结构理论写出简单的同分异构体。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证明方法;理解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苯结构的认识及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性质与饱和烃、不饱和烃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新课:播放编制好的录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渗透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情感。

  2、实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

  [实验]

  (1)在一试管中倒入1ml苯,观察苯的颜色与状态,认识苯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再向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振荡,发现溶液浑浊,静置分层,说明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3)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溶液不分层,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对苯的物理性质的认识。

  [思考]有三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装有苯、水、酒精,不用其它任何试剂,你能鉴别它们吗?

  3、苯分子结构的探究

  (1)苯分子式的确定

  设计情景: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 3 %,苯蒸气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的3倍,你能确定苯的分子式吗?

  设计意图:运用以前甲烷分子式确定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另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对一种未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常用方法。

  (2)由分子式对结构的推测,尝试书写苯可能的`结构

  思考题:

  1、c6h6与饱和的烷烃相比,差多少个h?

  2、如只含有c = c,应该有多少个双键?如果只含有c ≡c,应该有多少个三键?

  3、根据“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以及我们学的烷烃、烯烃和炔烃中其结构式书写的经验,请你写出苯分子可能的链状结构简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对1、2两小题思考,是为后面第3小题的分析埋下伏笔,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

  [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①。 ch ≡c —ch2 —ch2 —c ≡ch

  ②。 ch3 —c ≡c —c ≡c —ch3

  ③。 ch2 = ch—ch = ch—c ≡ch

  ④。 ch ≡c —ch(ch3)—c ≡ch

  ⑤。 ch2 = c = c = ch—ch = ch2

  ⑥。??

  经过讨论:a~e式都符合要求,但e式含累积双键,明确告诉学生不稳定,a~d式较合理。

  [故意设疑]到底是哪一种,难道四种都有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进行验证?这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自然地想到含c = c和c ≡c的物质可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验证。

  (3)苯分子链状结构的否定

  [学生实验] 1、试管中加入2ml苯,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不褪色。

  2、试管中加入2ml苯,加入1ml溴水,振荡后静置。溴水分两层,

  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发生了萃取现象。

  [学生小结]苯不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 = c和c ≡c,上述结构都不合理。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苯的链状结构进行否定,并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4)讲解凯库勒式的由来

  凯库勒式的发现史:凯库勒一直在想着怎样在教材中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起来。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起苯的封闭式结构式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由于揭开这个谜而名垂青史。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倾听,对重大化学成就进行情绪体验,对伟大的化学家杰出成就表示崇敬,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5)引导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正确认识

  ①、引导学生对凯库勒式的正确认识;

  老师板书凯库勒式,提问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角度来分析凯库勒式,学生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凯库勒式中看出含有不饱和键,应能使溴水和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这与前面实验事实相矛盾。老师趁机解释对凯库勒式认识。

  ②、展示苯的球棍模型和比拟模型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③、科学认识苯的结构;

  [投影]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2。各个键角都是120°

  3。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为1。40 ×10 — 10m,介于单键(1。54 ×10 — 10m)和双键(1。33 ×10 — 10m)之间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结论〕根据结构决定性质,从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可以得出:

  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应该既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又具有不饱烃的性质。

  六、设计反思

  “苯”一节内容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讨论成了课堂生活的常态,小组学习成了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情景创设者、组织者、指导者、有效调控者的角色,老师为学生创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创设了一连串环环相扣创造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通过一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意义建构。因此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重了,在新课改中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化学教学设计2

  课 题:

  化学式(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能力训练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主线:

  导入新课 化学式的含义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元素符号?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

  3、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板书课题)。

  四、讲授新课

  (板书)(一)化学式的定义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思考(多媒体展示)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 铜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氯化氢 (7)氦气

  (8)氨气

  单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2、讨论

  (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3、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1)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说明:没有角码是将“1”省略)。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板书) 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过渡:1、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2、现在,我们学习了化学式;那么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板书)(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质) 我来告诉同学们,H2O2——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化学式表示的第一个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H2O2 ”这个化学式还能表示出什么意义呢?

化学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 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课时建议

  第1课时:离子键

  第2课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1.离子键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2.共价键

  复习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课时 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课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板书]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 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 与Na+、 Cl-与 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 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 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近吗?

  [动画展示] 钠离子与氯离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平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 与Cl-之间的作用力: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近,靠近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 F斥 ,如果继续靠近,则F引 < 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 F斥。所以,氯化钠中, Na+ 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静电作用 电子得失 阴阳离子 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 NaCl

  MgBr2

  NaOH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H× Na ×Mg× Ca 等

  2. 离子的电子式:

  等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 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小结]

  第一课时 共价键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1学生回答,2学生板书。教师点评]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2.

  [引入新课]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 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 (1)表示共价键

  [投影]表1-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 电子式

  H2

  N2

  H2O

  CO2

  CH4

  [投影] 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 H-H H-H Cl-Cl H-Cl 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检查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点

  ① 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子的电子式;

  ② 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 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 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和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共用电子对 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原子 ①非金属原子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Cl2

  HCl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应当叫什么化合物?[学生回答后,板书]

  3.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在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有没有离子键?

  [投影讲解]带电的原子团中,存在共价键,如OH-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所在,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出现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在相同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否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后回答]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不同。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板书]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组织讨论]判断H-O-H、H-O-O-H 、O=C=O、O=O 、N≡N 存在的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后回答]

  只有极性键:H-O-H 、O=C=O

  只有非极性键:O=O 、N≡N

  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H-O-O-H

  规律是: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是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为非极性键。

  [思考与交流]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投影归纳]

  实例 化学键 成键微粒 原子或离子之间共同点

  离子化合物 NaCl 离子键 Na+、Cl- 相邻离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NaOH 离子键 极性键 Na+、OH-形成离子键,OH-内部形成共价键

  Na2O2 离子键 非极性键 Na+、O22-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HCl 极性键 原子

  H2O2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原子

  [讲解]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注意:①除稀有气体外,所有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与书写的化学式无关。如“C”表示单质时,并不说明碳是一个原子独立存在。②物质熔化时,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只是分子之间距离拉开,分子内部没变,没有化学键的变化。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则要克服离子键。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电离了,则要克服化学键。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如何变化?

  [投影]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的动画模拟过程。

  [交流、归纳]化学反应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化学键的生成。

  [拓展]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必将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下一章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分子内部存在化学键,那么分子之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对物质性质又有何影响?有兴趣的同学请自我提高:自学教材23页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你会变得更加知识渊博。

  [投影总结]

  [板书计划]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 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化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习总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

  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独立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

  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

  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

  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b.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化学教学设计5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教学设计6

  一、分析教材(备教材)

  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重点

  (1)初中化学知识点

  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非常详细。

  (2)知识点的作用

  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 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

  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养等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 “第五章 燃料”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

  本单元中涉及含碳元素的一系列物质,如碳的多种单质、氧化物及碳酸、碳酸钙等,一方面是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碳的多种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内容,反映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观念,加深了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的认识。

  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4.学会“对比”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蕴含着“对比”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如碳跟氧气的反应,实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通过对照、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质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共性可以建立物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发现特性是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5.认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碳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损健康,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的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6.建立物质转化观

  在此之前 ,学生通过学习氧气O2知识,从化学角度认识某一具体物质的一般思路已有了初步了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含有同一元素的多种物质的学习迈进,帮助学生初步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找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

  例如: 在粗盐中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中作为选择合适的药品的依据。(铁铜混合物除去铁的方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除去一氧化碳的方法)

  因此,学生学习本章 ,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和学科观念的初步形成。

  二、分析学生(备学生)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到对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通过多种方式了借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认识、已有认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如、;哪些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等,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2、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

  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某些关节点。难点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部分学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材料。

  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一般来说,难点的产生原因是:(1)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易理解,(2)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属于微观世界,不能直接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3)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等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

  三、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是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那么,教学目标对老师就是一个“导演”的方向,对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中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非常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测量。

  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既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由于每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代表着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在注重教学目标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教学目标间的平衡和侧重。有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应表述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教师打算做什么。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可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水平,应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目标。

  例如:《原子的构成》

  1、以汤姆森发现电子和卢瑟福α散射实验事实为基础,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奥秘。

  2、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情况分析,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根据镁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情况分析,推论出不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结合的原因。

  4、通过学习和反思活动,进一步认识到实验验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对原子结构奥秘探究,认识到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智慧,体会到科学真理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四、 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 “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着重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搞好学科教学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将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标和教材内容)整合、转化为合理的学科知识逻辑,即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二是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为此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

  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主要解决“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等问题,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学内容主线构建的三种策略

  策略1: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内容体系的,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学习,是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这一线索组织起来的,它遵循的是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常常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等教学内容的组织。

  但,作为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活用教材。

  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需要用到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也是就发挥氧气的化学性质,那么我在平日教学中,先带领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当学生认识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在选择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的过程中就有了能力,明确了原因。

  例如:在第三章学完《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学生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为了巩固也为了应用展示。我接着引领学生学习第五章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谓一气呵成,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本节的内容,既是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巩固,也是对二氧化碳的制取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针对异同,此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自然就掌握了。

  策略2: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学生感受和体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主要线索,也是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按照“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拓展应用(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的这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验了探究过程。

  策略3 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等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以生活中的可乐雪碧为导入。

  燃烧和灭火,以学生的经验为导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探究。

  2.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是实施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实验、生活现象、图片、史实、谜语、故事等进行教学。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策略1:结合学生已有认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空气之前,让学生谈谈对空气的认识,可以请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或生活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策略2:联系实际问题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介绍或视频资料说明火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与生火、旺火、灭火有关的生活做法。

  策略3:利用实验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借助实验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化学实验可用于某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新的思考;利用实验呈现宏观现象,增进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利用实验揭示事物本质,澄清学生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等。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在学生实验中,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而且设计方案的全面性,都得到充分的验证。

  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对于实验结论的分析,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有了一个理性的分析依据。

  3.教学问题的设计

  合理有效的问题可以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实施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a 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b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c 重视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

  d 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

  e 注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人云:学贵有疑。老师设计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问了让学生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的思维特点。

  【总结】

  教学设计,看重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为什么教(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二是教什么(体现教学重点)

  三是怎么教(体现教学活动)。

  这些问题是进行教学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以问题和活动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分析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差异的原因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化学教学设计8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化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XX、XX、XX,使用的主要仪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XX。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XX。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XX,继续蒸发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前面课程学生已经知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需要结合原子结构知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进行比较确定的概念定义,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有机统一起来。

  1、元素概念是化学概念的教学难点,这里可以淡化概念的具体教学,可以通过生活物品中元素组成的大量实例,促进学生认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需了解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根据,因而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以课本列举27种元素为重点,包括每种元素的符号、名称,做到会写、会读、会用。

  3、简介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化学工具,依据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可以安排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从原子序数查找一些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定元素分类等信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学习工具习惯。

  教学准备:

  系列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展示课题:

  【生活启示】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教师导语】生活中我们使用过“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氟”“碘”“钙”分别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

  【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课题】第2课题:元素

  (评析):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要注重化学联系生活,积极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运用化学的观点认识。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解元素的概念:

  【问题探究】那么什么叫做元素?

  【学生演板】要求书写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O2、CO2、H2O、H2O2等。

  【共同分析】四种物质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虽然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从上次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中知道: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于是将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1】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学生2】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定义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题讲解】氧元素和氢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分子质量 D、核外电子数

  【师生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因此选择(B)。

  【引导讨论】下述化学反应:2H2O==2H2↑+O2↑,S+O2===SO2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1】分子种类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2】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生活应用】

  1、生物细胞无论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微生物,其中元素种类及其质量分数都相近。

  2、从生物学或科普书刊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阅读图表】了解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质量分数。

  【发现规律】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从多到少次序:氧硅铝铁

  【师生讨论】为了加强记忆,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技巧:养闺女贴(心)。

  【知识拓展】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引导归纳】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千万种,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评析):现阶段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则用“原子”,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加强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突破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的认识误区。

  三、熟记常见元素符号,领悟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

  【趣味话题】外国友人不会认识实验桌上的三瓶金属材料,他问都是些什么物质?他说我不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上使用什么来表示元素呢?

  【学生讨论】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需要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表示各种元素。

  【阅读资料】常见元素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又一贡献。

  (评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动漫形式介绍,有利学生从乐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这样就便于不同国度的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

  【学生1】书写元素符号应该注意法则:一大二小。

  【提出问题】氧元素符号为O表示什么?

  【学生2】O表示氧元素

  【学生3】O表示一个氧原子

  【共同归纳】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阅读资料】从中文元素造字规律来看,将元素分成哪三种?

  【学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五金”即金银铜铁锡Au、Ag、Cu、Fe、Sn。

  【学生2】有“气”字头一般是气态非金属元素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常温下的固态非金属元素,C、S、P等。

  【学生3】记住三种常见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等。

  (评析):元素符号作为学习化学的第一种化学用语,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为马上学习的化学式做好准备。

  四、开展课外探究,简单认识元素周期表:

  【类比引入】超级市场为了便于顾客选购采用分门别类、有序方式排放成千上万种商品。而化学上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规律探索】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序排列构成元素周期表。

  【学生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学生2】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教师提问】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2】通过计算还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等。

  【学生3】确定该元素属于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拓展视野】通过科普书刊或互联网查询: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评析):由于认识元素种类不多,暂时无法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适当降低运用知识的难度系数,重要的让学生积极拓宽知识视野,体验门捷列夫和道尔顿等科学家研究化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

  一、组织科学探究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探究经历

  化学新课程组织化学原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参与体验学习的快乐,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过程,重视科学探究的全程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方面的巨大收获,知道学习上的暂时失败,还是今后人生的偶然失败都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是人生中一笔精神财富,遭遇失败的滋味也许是刻骨铭心的永久记忆,自我慢慢体味,但是要在不成功的记录中寻找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我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收益。

  强调元素符号记忆的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前三单元教学中有计划的逐步提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步熟悉常见元素符号和物质化学式,着实减轻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体现出化学用语的启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学生个人自制学习卡片或学习包,将化学用语记忆分解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基础性,体现认知发展规律的渐进性。

  二、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原理具体化

  本单元组织“元素”化学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运用类比方法,有利将“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容结合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具体化,增强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

  前三个单元知识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触和认识常见物质有空气、氧气和水,但是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这样势必要求组织教学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化学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和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明确强调要求进一步淡化化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概念的知识要求只需学会应用,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正确运用,因而理解“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问题,领悟元素和原子之间有什么异同,可以通过类比的事例进行讲解:0-9九个数字就是组成无数个数字的元素,26个字母就是英文的基本元素等,让学生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引入“元素周期表”这个化学学习工具,不直接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规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为了取用存放的方便考虑,例如超市的商品需要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其中有共同的有序性,那么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科学的有序排列。总之,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评价方式可以设计成社会调查、课外探究、课前导学单和课后检测等。

化学教学设计11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与家务常识、其他课所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各学科的整合。

  关键信息:

  1、教材的使用: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开放性地、创造性地使用。

  例如:化学实验室的图标、实验室规则,由学生提前上网或从化学实验室中了解,并讲出自己的感受以及与自己预想不一样的地方;课后习题,利用家中物品进行实验操作练习,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以增强课堂趣味性。

  2、以探究、实际操作、猜想、讨论、交流、展示为主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互学互教。例如:①学生分组交流做家务时如何将粉末状固体倒进小口瓶子;②小组讨论倾倒液体时,为什么瓶塞倒放在桌面上?③对课本知识的领会进行实际操作的展示。以灵活多变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思考、动手、实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主动求知,开发学生潜能,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自信且愿意探究的小科学家。

  3、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体现科学的严谨。

  例如: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思考:怎样把油不撒不漏地倒入小瓶中?煤气灶的支架高低有没有学问?如何把这些知识与化学实验操作的知识联系起来?为什么化学仪器与家庭用具有所区别?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转型期,尤其是到了“叛逆期”,不愿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凡事喜欢亲历亲为,最讨厌由老师包办代替,特别愿意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已具备了形象思维的想象能力,已初步接受了抽象思维的训练,已经接触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正处于急切想要验证自己的方法科学性、正确性的阶段,也正处于对新鲜事务易接受,求知欲强的时候。因此应将教材和课堂处理的亲切、自然,围绕着化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展开教学,并引入对科学方法的探究,顺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已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已有亲身体验;对实验的目的性、遵守实验室规则已通过自学、预习或查询有了初步认识。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对化学仪器、设备、药品柜、药品有初步了解,对一些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有简单了解,对本节课内容已做预习。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根据所要探究的目的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3、有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实验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不给出具体方法,教师不提供具体答案,教师不做出传统意义上的“对与错”的评价;而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提供一个探究方向,作为教学的促进者,为能力较低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教学的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动手实践中。

  具体采用“问题情景—讨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课堂思路。使每一个学生都是“动脑—动手—动脑”地学习知识,并且在这之间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锻炼发表见解的能力,以及评价同学、评价方案的能力。

  采用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制。每个小组同学既可保持个性又可同小组成员之间保持共性,在讨论、动手实验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过程中由“不会到会”的喜悦。

  3、教学评价方式:

  ⑴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提问、讨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口头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⑵通过课堂检测习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⑶通过平等对话和交流,以及追问等方式,使学生自发回顾自己的思维历程,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方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并得以提高。

  ⑷评选“今日之星”,由同学提名本节课思维最活跃、发言最积极、正确率最高等多个“今日之星”,用本活动引发学生之间的互评,启动学生之间的竞争,树立化学课堂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⑸请学生评价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验用品如下:

  1、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投影一些化学实验室的照片。如:实验室全景、实验台、实验仪器、橱柜、实验室药品的图标、实验室规则等。

  2、药品:锌粒、石灰石(块状)、碳酸钠(粉末)、氧化铜、水、盐酸(1:4)、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试液。

  3、仪器:试管(Φ18mm)、药匙、量筒(10ml、25ml)镊子、纸槽、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水槽、集气瓶、导管(60o、120o、90o)胶皮管。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2、准备一些课件:化学实验室的照片。如:实验室全景、实验台、实验仪器、橱柜、实验室药品的图标、化学危险品图标、实验室规则等。

  3、提前布置作业:请你拟一份实验室须知。把花生油从大瓶往小瓶中倒要注意什么?花生油、酱油、香油、醋是在什么器皿中保存?盐、味精又在什么器皿中保存?观察家用炊具在灶台上的高度,是紧贴灶台还是留有一定间距?为什么?炒了一道菜的锅能不能立刻炒下一道菜?为什么?应当怎么做?物理课上学的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程序?

  通过这些看似与化学无关的作业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课前与学生共度两分钟准备时间时,稍加提问,使学生对作业有所回顾,互相形成一个交流讨论的局面。气氛热烈不觉呆板,使学生体验到老师与他们的合作关系。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

  学生按实验桌每两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小组讨论、评议、补充。

  【说明:学生创作、学生补充的实验室规则,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愉快,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对于其他同学的相同部分有认同感。】

  3、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4、追问为什么?

  【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5、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反馈】20页活动天地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

  一、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追问盛放容器的区别?为什么?实验室的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该怎样盛放?

  【说明:打学生个措手不及。司空见惯的事情恐怕一下子还说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困难了。而且,大胆而有根据的猜想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 【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4、用什么工具可取出这些药品?有无不同之处?回忆家中如何取盐?如何取用油、醋?

  【说明:把课本内容稍作了延伸,通过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把操作、模拟、直观与推理交织在一起。】

  5、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

  6、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说明:必须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经验知识提升为规律知识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二、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习作为学习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2、提问家中灶具与灶台间的距离?追问为什么?【说明:大多数同学可能想不出为什么,但也有少数同学知道,可经过讨论由学生小组之间产生一个猜想—质疑—分析—论证—认同的科学探究过程。】

  3、提问:能否用现有仪器证明猜想和假设?在小组内提出想法,大家讨论认可后分组实验1-4证实。

  【说明:通过实验设计、互相评价、实施实验、分析结果,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和活跃,再次历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4、以刚才得到的结论为基础讨论如何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应注意哪些问题?

  5、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说明:很有可能学生只知道如何洗,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洗干净,在此引发同学们思考。】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

  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三板块:反思交流: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比较熟悉?哪些第一次接触?那些需要再做练习?然后根据交流结果安排检测题。

  【说明:此板块既将所学知识再次系统小结,又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为载体引领学生体会了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第四板块:小结、评选“今日之星”,“给老师打分”

  【说明:此板块将评价方式灵活化,而且充满积极轻松的意味,可评选最佳提问、最佳发言、最佳实验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放松而且把上课的细节再次一一回顾,能体验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而在评价教师时,无论学生说什么,教师都坦然对待,以“身教”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七、课后反思

  1、本节课强调了互动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不仅不包揽所有问题答案,还会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找答案。

  2、本节课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借鉴生物、物理课的知识,决不简单重复,而是创设新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本节课中,如果学生不投入到探究过程中,他就无法获取答案,或者只能获得其它学生的“二手”答案。而没有兴趣,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在过程的进行和知识的获取上都会感到困难但也会得到喜悦。这三个方面互相促进,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

  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着火点说明:

  ①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②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5.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

化学教学设计13

  【学海导航】

  1、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前、课后多看书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习过程】

  〖问题创设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宜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与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表1—3: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创设2〗通过前面学习,知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思考,并通过计算填表1—4:

  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

  Al 26.98 2.70g·cm—3

  Fe 55.85 7.86 g·cm—3

  H2O 18.02 00.998 g·cm—3

  C2H5OH 46.07 0.789 g·cm—3

  H2 2.016 0.0899 g·cm—3

  N2 28.02 1.25 g·cm—3

  CO 28.01 1.25 g·cm—3

  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因素:

  ①条件(温度、压强);

  ②微粒数目多少;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时:

  (1)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

  由于,所以体积。

  (2)(1)1moL气体体积;

  而气体,所以。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将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 "表示。

  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为气体;②单位;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3、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三者关系:

  【例1】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最多可收集到多少体积(标状)的氢气?

  【练习1】计算在标况下,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才能生成18g水。

  〖思考〗

  使用22。4 L·mol—l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2)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3)1molCO2和lmolCO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

  (4)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6)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是22.4L。

  (7)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

  【达标训练】可不要做错噢!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NO,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物质聚集状态教案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12、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奥赛链接】普通班可不做,重点班必做

  13、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5

  14、(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化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化学教学设计15

  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化学学好。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和困惑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走通这条途径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探寻失败的教训!

  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被学生,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所教这三个班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老师幽默,学生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 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某老师的话说“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四、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要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下课后不看花名册能认识各位学生。 “张三,你很聪明” ,“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的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受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五、课堂设计悬念,扑捉学生亮点。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新课堂堂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最笨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次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每节课后必反思。一节课有很多问题或情景,课堂上的效果不一定与我们设计的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原因,记下这节课的不足,为以后的每堂课做好准备。

  总之,作为一位老师,无论多忙都应该先反思自己一节课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在不足中寻找自己的失误,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学设计12-14

化学教学设计03-18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11-21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06-09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02-06

化学教学总结07-12

化学教学计划01-04

化学式教学反思08-16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07-27

高三化学教学总结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