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3 17:50: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1

  目标:

  1、认识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 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

  诗意描述:

  “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下句 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

  牧童

  草 六七里

  笛 三四声

  归来 黄昏后

  不脱 卧月明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画家牧童(一大一小)

  你发现了什么?

  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同学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深入课文

  过渡: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画家名叫戴嵩,他很有名。(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

  1、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戴嵩很有名气?你还能换一个词吗?

  2、我们可以用这种换词语的方法来了解一个词的意思。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画画的好,很有名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把这样的句子用漂亮的“——”画起来。板书:戴嵩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小朋友们找的都对,让就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戴嵩到底有多著名?

  (1)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哪个词更能突出表现戴嵩有名?()

  学生没能说到关联词你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还可以从“一”和“就”看出他画的画刚刚挂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更可见戴嵩画得非常好。

  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出示:看画的人一(),就()。

  有钱的人一(),就()。

  (是啊,戴嵩的画那么受人欢迎,难怪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

  (2)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他是怎样画《斗牛图》的?

  ②看徐悲鸿画的画《马》,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是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把整句话连起来读。

  ③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戴嵩的画技果然高超,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她刚画完,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出示)商人称赞到——

  (二)指导朗读大家称赞戴嵩的话

  1、出示句子,找同义词。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出示)

  教书先生赞扬到——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出示)

  ①在这三句话中,有三个词是同义词,你发现了吗?把他们画出来!谁来说

  好眼力!这三个词儿都表示夸奖、表扬的意思。你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用在课文里也不显得重复。(生读词语)

  2、指导读句子。

  什么时候谁夸过你,被夸奖的时候你感觉怎样?

  得到称赞很开心,学会欣赏别人更厉害。谁替商人夸夸戴嵩?

  能加上动作吗?再试试

  比第一次读得好。“绝妙之作”后面是个——(!)

  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好悟性,再给你一次机会

  这位商人马上要花大价钱买画了!读书就该这样,只有用心读,才能一遍比一遍好!谁还想替教书先生夸夸戴嵩?举手的同学请起,这个机会给你们!

  谁想再一次展示自己?相信自己,你能行!我读旁白

  (全班齐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师读旁白)

  3、夸一夸,理解纷纷夸赞。

  好!如果你也在场,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吗?可以用这些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出神入化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刚才商人、教书先生、他、她一个接一个、接二连三地夸赞戴嵩,这就叫“纷纷夸赞”。再读,记住它。看来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板书:了不起

  (三)学习5、6两个自然段

  1、指导读牧童的话

  夸赞的反义词是——(批评)

  牧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批评了戴嵩。他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当当小牧童?

  出示:一个小牧童挤进来喊:“画错啦!画错啦!”

  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点头)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挤进来,他一定——

  对了!读出心情,你读。

  1、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好极了!这一喊把围观的人喊呆了。仔细观察围观的人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观察插图)

  围观的.人都呆住了,有的(不停地摸着胡须),有的(瞪大了眼睛),还有的(伸长了脖子),他们都在想:(大画家怎么可能出错呢?)

  3、指导读戴嵩的话。

  是啊!这一喊果然像炸雷,再看图,戴嵩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怎样

  ……就是很和蔼。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太严肃了,谁再试试?

  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出示牧童的话)

  4、理解牧童的话

  谁抓住机会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

  谁来汇报?

  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生默读牧童的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我突然想起一个人——骆宾王,他七岁写下《咏鹅》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鹅——

  骆宾王把鹅描写得那么传神,靠的也是观察。看来咱们也应该多留心身边的事物。

  5、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品质(读5、6段)

  我读旁白,男生当画家,女生当牧童,分角色读对话,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还在上面题诗呢。出示:画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这也正是画家向牧童道谢的原因,看来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牧童。

  画家戴嵩很虚心,牧童勇敢的指出了画家的错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来看课题,你觉得老师这样写课题合适吗?

  看人不要只看人的年龄、地位、外表,更重要的是看人的品质。

  四、回归整体,感悟品质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本,和他们一起演绎这个故事。旁白部分一起来,你当画家,你当牧童,你当商人,你当教书先生。全班分角色读全文

  五、拓展结课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谦虚,学会了实事求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戴嵩小牧童

  (了不起)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培养优秀的品质”,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此文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较长,寓意深刻。在课时分配时把识字写字教学都放在第一课时,目的在于利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书中感悟道理解决本课难题。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4

  牧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羊、白云、鲜花、绿草......)录音资料、电子琴、歌谱。

  导入:牧童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放一段录音,学生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一玩,现在马上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我们到底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放音乐,歌曲的旋律)

  (师在有感情的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远处,一个手拿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子,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清澈的水,高兴的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见许多羊和牛......

  4、请学生贴出画面

  a、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出来吧。

  b、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c、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d、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e、贴出牧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你听......”

  2、全班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演唱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的......”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里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欢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得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检查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在老师电子琴的伴奏下,演唱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的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的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师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唱第一句,其他三句,每组一句。”

  (8)、师:“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主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看样子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歌词了,下午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山脉牧童们自己的家乡自由的放声歌唱

  4、欣赏风景。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资料。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设计08-03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17

古诗教学设计 15篇03-16

古诗教学设计(15篇)01-20

《牧童》教学反思04-1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1-24

古诗教学设计合集15篇03-1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6-14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