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4 10:14: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连乘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复习铺垫。

  1.谈话导入:大家刚参加完学校的大课间检查,三年1班的同学都表现得很好。

  2.复习迁移:

  我们班在大课间中分组活动,每组5个同学,分了9组,共有多少个同学参与?怎么算?

  3.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⑴创造情景,

  师: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训练,体育老师打算按图这样安排,同学们算算要多少人?提出问题“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⑵让学生独立收集数学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a:每行有10人,有8行。

  b:每列有8人,有10列。

  C: 3个方阵

  小结:我们都是观察同样一个方阵,可以从这样一行一行来看,知道了每行有10人,有这样的8行。也可以这样一列一列来看,知道了每列有8人,有这样的10列。

  ⑶ 整理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1个方阵有多少人,再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应该怎样思考?请同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我们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这2个数学信息可以先求出1个方阵有多少人?

  这是一行一行的观察,我们还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每列有8人,有10列要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该怎样想呢?

  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是先求1个方阵的人数。还可以写成综合算式。

  2、探寻其他解决问题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个方阵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个方阵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10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例1的小结: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结果却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P.99做一做

  ⑴出示题目。

  ⑵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⑶全班反馈: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先求1盒有多少个,再求8盒一共有多少个。

  2、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⑴出示题目:P.101⑴

  ⑵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⑶分小组交流。每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⑷全班反馈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⑴出示题目。P.102⑷

  ⑵让学生审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给出三个算式,由学生选择出正确算式并表述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理解“来回”的含义。

  四、全课小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拓展练习:第一步,先请同学了解一节数学课的上课时间,一个星期在校几天?如果一个学期按20周计算,同学们在学校待多少分钟?合多少小时?第二步,根据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记录下来。第三层次是学生在生活中现实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本题又是一道开放题,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2、3、5、6题

  教学反思: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数学思考。

  新教材的解决问题,其题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这一节课的例1既是一幅情境图,又是一道应用题。例1的`图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情境,从情境中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必要信息。这一步要求学生仔细地看,充分的讲,观察同一个方阵既可以横着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10人,有8行”,又可以竖着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8人,有10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考。

  2、分析数量关系,构思解决问题的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我们用不同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这两个信息就可以先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再求3个方阵的人数。还能抓住“每列有8人,有10列”这两个信息也可以先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再求3个方阵的人数。分析数量之间的不同组合的关系,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3个方阵”这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3个方阵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这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确选择算法,独立解决问题。

  根据解题思路仔细准确地选择相关的条件,正确的选择算法。

  这节课我觉得我可能是急进了点,应该先让学生先从“行”去观察进行列式计算,让后进生理解后再进行“列”的观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可能这样会更好些。而且因为这样导致学生的练习还不够充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P100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

  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

  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齐读题目。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反馈(理解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学跟他一样?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组几人,再算每小圈几人)

  60÷2表示什么?(每个组有几人?)

  30÷5表示什么?(每个小圈有几人)

  (2)、先算: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意义一样,谁再来说一说?

  综合算式:60÷2÷5=6(人)

  (4)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个)

  60÷10=6(人)

  (1)这样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组共有几个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几人)

  (2)分析:先求两大组共有多少个小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个小圈,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个小圈?5×2=10(个)

  再求: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综合算式:60÷(5×2)=6(人)

  (5)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若没有同学用这种方法就不讲)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为一组,每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聪明,会想到用这种方法。

  3、讨论比较: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一种解法先把60人分成两个大圈,每个大圈再分5个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种解法是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两个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种解法是用连除,第二种解法是先乘再除;虽然列式不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两步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结: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像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5、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6、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风扇。

  ①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3×8

  ②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168÷3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168÷3÷8

  2、(课件出示:P100做一做:)看,这是我们在活动中为家长、同学们准备的杯子,你能帮忙解决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学情分析】

  以前学生接触到的都是一个问题的应用题,这节课学生主要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小明写了12个字,小红比小明多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多少个字?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小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属性问题?

  1.展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解答正确吗?

  5. 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2页做一做。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总结评价,汇报提升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