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04 08:32: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五、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1-04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1-27

《所见》教学反思10-21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07-11

所见教学反思07-18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0-26

石头书教学设计10-31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04-17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07-20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五、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