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总结

时间:2022-12-20 19:06:21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总结(9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教学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教学总结(9篇)

作文教学总结1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3~4年级的习作是这样要求的: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写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从中可以看出,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有写作的愿望和信心,写作不拘形式,乐于分享习作,会使用冒号和引号,会修改习作中的明显错误。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的现有水平,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对于三年级的习作,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情境,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是克服学生畏难情绪的一个好办法,也能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多媒体集图片、动画、声音、文字为一体,变抽象为形象,变平面为立体,教学时可以利用它来创设优美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写作的冲动。不能忽视的是,大自然是位好老师,孩子的天性就是亲近大自然。我们当老师的,就应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去!大自然那青山绿水,茫茫田野,绿树红花,小桥流水,鸟叫蝉鸣,都是可以和孩子对话的。那初升的朝阳,落日的余晖,闪烁的星星,濛濛的细雨,飘飞的雪花,都是令孩子神思飞扬,流连忘返的。大自然真是天然的情境,教师不能浪费了它,要先到实地去考察,优选场景,带着孩子进入场景中,用鲜活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鲜活的语言。

  二、积累材料——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材料,是写不出作文来的,为此,平时要注重材料的积累。我认为,可以分两条途径来积累材料,一条是书,一条是生活。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健康书籍,读一些经典书籍,读一些和教材有关的拓展类书籍,培养他们做笔记的习惯,把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摘抄下来,到时写作文就能派上用场。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诵,写文章时就能信手拈来。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事、景和物。引导学生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落霞孤鹜、春花秋月、小桥流水等;引导学生去感受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父母亲慈爱的唠叨和老师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等;引导学生去了解各种动物、昆虫、鸟类的可爱和对人类的好处,了解环境遭受的各种破坏等。教会学生通过写日记、写片断的方式记录下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也就是说,通过文字,把我的情感思想传达给别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内心的共鸣。因此,写好你要传达的东西,是作文成功的关键。而写好“要传达的东西”的重要标准,就是“言之有物”。而中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作文最容易犯“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毛病。那么,中学生的作文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呢?

  1、描写要有形有色,反对闭门造车。描写是学生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无论是写一次日出,写季节的变化,还是写自己的生活环境,都要运用描写的手法。有的同学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生动细腻;而有的作文一看就知道是闭门造车。描写粗线条,老套俗烂,没有鲜明的感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要培养学生养成平时留心观察的习惯,让学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亲近自然和社会,在郊游、散步、购物、候车等日常活动中,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在单调的生活中发现并不单调的东西。同时,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感受到的在写作时都能调动起来,并用自己的感觉去捕捉。这样,你所描写的对象才会生动可感,给人以具体形象的感觉。

  2、记叙要有血有肉,反对记流水帐。学生在日记中,经常记叙一些学习生活内容,如“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就去刷牙洗脸,上厕所,然后上教室,放学后,我又和某某同学去打球”。本来这些都是学生亲自经历过的,应该有内容可写。但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往往只是一个过程,没有多少生动具体的内容。有的学生不懂得,过程不过是串联文章内容的“一条线”,而线上还要有一颗颗的“珍珠”。而这“珍珠”往往是人事方面的细节。细节从哪来?细节来自生活。如日记《打球》,写我“打篮球”过程,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记录下一个个生动的动作的细节,如“转身投篮”、“三步上篮”等。

  3、抒情要有凭有据,反对无病呻吟。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感情,即使用了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也打动不了别人。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性格和语气说话,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感悟,抒发自己独有的生活情感和体验。写作文就像和好朋友谈心,要娓娓道出心中的情感。一次学生以“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作文,质朴的语句和情感,让笔者感动了好久。有的学生在作文里写道,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带我们,有一次我半夜发烧,奶奶整晚没有睡觉照顾我,第二天还没好,又赶了几座山路把我送到了乡卫生院,我非常爱我的奶奶。”虽然他们的书写不是那么美观,有时句子也不通顺,还有错别字,但那真挚的情感确实可以让人感动很久很久。

  四、巧用修辞和写作技法,美化作文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在写作文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采用这些修辞手法来把作文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逼真。而且,三年级已经学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技法,教师告诉学生学着采用这种写作技法,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条理清晰了。平时结合实际,给他们一些练习的机会,教师可给出开头,给出中心句,如:“山上的花真多啊!”、“夏天的田野里可真热闹呀!”、“春天是个花的季节”等,让学生展开想象来分写。

  通过作文教学,我发现,虽然未教学生仿写,但是有些学生已经在仿写,他们根据语文书中例文来仿写,有的仿写得很成功,有的仿写得闹出了笑话。教师可以抓住契机,根据具体内容来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

  五、树立写作信心——我能行,我真棒!

  树立写作信心,我认为,有两条途径。第一,给学生宽松的写作环境,不拘形式地写。第二,积极地反馈。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要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鼓励他们乐于表达,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下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不要限制太多,不出一些死板的题目,要给一些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题目,让他们人人有话说。

  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要认真及时地修改,写上积极肯定的评语,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小学生更是如此。有的教师批改作文时,看到写得不通顺或者抄录的文章,随便写一个“阅”字或者“补写”,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要以和蔼的语气,提出修改的建议,让学生知道怎样去修改。对于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教师要让他们在班上朗诵自己写的作文,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分享习作的快乐,为其他同学树立写作榜样,也让其他学生知道,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我的同学能写好,我也行。

  六、培养写作好习惯

  俗话说:“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平时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通过自己改、同桌改、班委改、教师改等多种形式的修改来改出好文章。修改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如:①修改标点。方法:借助标点歌(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来修改。②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几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可以用“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个句型来套,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残缺,不会改,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一些词语是固定搭配,不要把它用错了。比如的有点句子用词重复,意思相近的选择一个就行,把另一个去掉。③修改段落顺序。写作文是切记东拉西扯,要根据内容来安排,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分段,也可以按空间顺序来分,可以按事件的发展来分,等等。

  平时,要求学生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总而言之,激兴趣,细观察,练说话,导想象,勤积累,是三年级作文指导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总结2

  作文应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但现实中的作文教况却不能尽如人意。不同的小脑袋,写出的文章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表达范式”,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积极面对课程改革,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新思维、新方法。

  一、回归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文是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表现生活、感受生活、描绘生活”这一切入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聆听、感悟。让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亲情、友谊……一一呈现在他们面前,并“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自觉、快乐地在作文中表现美、创造美。

  某老师在执教《我眼中的人间天堂》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活动,让他们任意选择一个视点观察家乡。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纯洁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拍下了许多生动真实的照片和录像。课堂上学生主动提交收集的材料以及提供的理由。有的寻觅到了“老苏州”、“新苏州”的明信片,说作为苏州二千五百多年的光辉历史的见证;有的拍下了许多大运河、干将河、护城河、平江河的照片,认为人间天堂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的认为,现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间天堂也敞开了她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接着教师选择了四个话题――“姑苏园林采风”、“我看东、西工业园”、“干将路的变迁”、“小桥?流水?人家”进行图片和DV展示,让学生叙述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留下充分的时间给他们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并补充。再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在《我眼中的人间天堂》这个大题目下,确立小标题,于是,《护城河边逛一圈》、《古韵今风》、《周末的金鸡湖》、《水文化的吸引力》等包含各种社会生活的作文应运而生。

  教师的这一设计,拓宽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渠道,让学生脱离书本和屋子的禁锢,走进生活,用自己的好奇心、探索欲,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从中也树立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了他们的人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当作文回归生活,学生们被一幕幕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所感动,他们在作文时自然有事可写,有理可析,有情可抒,有感可发,那么也就能成功地拓深了作文主题的内涵。

  二、开放指导,让学生一吐为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我们习惯以老师的行动来代替学生的活动,指导得过多过细,有的教师甚至不顾学生实际,机械地套用一些作文教学模式,因此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缺乏新意。怎样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放飞他们的智慧呢?

  小学生作文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应成为作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伙伴,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展开活动。要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其产生表达的冲动。

  《喝可乐》是一堂中年级的以课堂动态教学为主的习作课。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新课伊始,激趣导入:播放一则百事可乐广告,然后揭题《喝可乐》。这时,有学生发现了老师事先放在课桌肚里的可乐,便迫不及待地想一解馋瘾。于是习作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接着完成第一个观察任务:把可乐倒入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中,注意观察杯中的可乐有什么变化。继而完成第二个观察任务:请学生喝可乐,在尽情畅饮的同时,观察喝可乐的有趣事。教师在同学们畅饮可乐之时,用数码照相机抓拍场景。最后师生浏览照片、交流趣事。

  对孩子们来讲,亲身经历的才是难忘的,才是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在《喝可乐》的过程中,教师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讲话,而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则充分发挥主体性,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看看、听听、闻闻、品品、想想等方式酝酿成“我要写”的强烈愿望。孩子们乐,教师也乐,在“百事可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之下,同学们笔走如飞,一篇篇富有个性的文章写成了。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尽意驰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作文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应如何渗透这些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呢?

  虽然书包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们朝夕相伴,熟悉得很,但如果用单一的写作体裁去表达,无疑会束缚学生的手脚。根据《标准》中淡化文体,强调自由表达的精神,我在指导习作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首先,让学生课前分组准备。先让几个同学当领头羊(他们中有的写事,有的状物,有的写童话,有的写诗歌,还有的写广告宣传词)进行招兵买马,其他同学自愿选择,找“领头羊”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与书包有关的内容。其次,课上交流收获: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展示探究书包的收获,这收获不仅是商品,还有经验、心得、或是美好的心愿……各组可采取不同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活动方式。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说了书包的外形、特点、来历、书包的变化等。接着进行谋篇布局指导。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内容,还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构思,培养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于是就“怎样进行构段”、“怎样突出重点”、“怎样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表达”等在课堂上布置了合作探究的任务。在合作探究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分析、比较、补充,不断将探究向前推进,以求得最佳的构思。

  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营造一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当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展示探究收获时,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一下就打开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交流了与书包有关的内容。当学生收集了七彩的作文素材后,教师又引领学生第二次合作探究,进行构思写作。在合作探究中,有学生说:“我的书包外形与平常的书包不同。”其他同学则帮助其换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等词语进行润饰。有学生写书包的颜色:“它穿着红红的外衣。”可通过小组讨论,他们改用了感叹句或比喻句:“书包穿着美丽的外套,红艳艳的,醒目极了!”“书包的外衣红红的,多像新娘子穿的红礼服啊!”等等。

  在展示这些探究收获时,没有听到教师“要写些什么内容”“应该怎么写”,但是,我可以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放飞,想象的展开。在小组学习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每个同学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不光成为了作文的主人,也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与人竞争。因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学习变为积极学习,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健康的心理,使学习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潜心整合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自由练笔,从而不断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

作文教学总结3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六年级作为小学向中学过度的年级,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和中学作文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是怎么做的。

  一、摸清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写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几年下来,存在的问题也多了。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语不够,想象力不丰富。

  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平时的教学积累。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才能做到我口抒我心,我笔抒我口。教师要突出“从说到写”、“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引导过程。

  二是不让一个学生在写作时头痛。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无法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拿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尤其是后进生。我的做法是,让他们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再到两句话、三句话……逐步完善。

  三是对农村的学生要用切合实际的命题。农村学生不像城市学生见识多、广、新、奇。所以,在命题和选材上都尽量贴近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扣 “农”字出题,写出农村的特色。农村的人和事,素材很多:收稻谷、挖花生、喂猪、养鸡、赶集等等。这些农家人、农家事、农家景都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四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有时我朗读学生的优秀片段或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在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五是鼓励写作,推荐发表。我通常是利用学习园地,把选好的文章张贴到学习园地上,让同学们利用课间阅读、欣赏,然后让每位学生写出各自的感想、体会,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是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我让学生参加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的作文征集,有优秀的作品还推荐投到《少年时代》、《语文课内外》等报刊。

  三、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乡村的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是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阅读文章。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素材的积累,让其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以下三种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一是在课堂上积累。我告诉学生小学课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文质兼美,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其中的好词佳句通过读、品、抄、背、说话、写片段等积累起来。当学生在仿写和使用恰当的时候,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是在课外积累。我尝试着每次上课前几分钟后都让每一位同学到前面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一段话,内容不限,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笑话、寓言故事等等,或者亲身经历的,或听说的、看到的,然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启示等等。我还提倡学生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只要发现了写作素材就记在当天的日记本上,从一个表现心情的词语开始,到表达情感的一句话,最后写段或篇。

  三是贴近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习作素材。”先观察后作文,先实践后作文。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在学

  校周围观察:到处是成群的鸡鸭,独特的农家小院,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成片的庄稼绿油油……天然的动植园,这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种菜锄草、养鸡喂鸭、钓鱼捕蝉,这些有趣的生活场景是城里孩子没法体验的。我还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的积累材料,以备作文之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仔细审题。

  学生在得到作文题目后,总是急于下笔,往往写得精彩却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审题时一定要教学生审清对象、审明范围、审准重点。

  (二)认真拟题

  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它的灵魂,是引人入胜的灯塔,可有时候学生“题不对文”,题目空泛,华而不实。有些同学担心文章标题字数太少说不明白,就硬把题目拉长。我要求学生拟题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内容;拟题要具体;拟题要醒目,有新意,要精练,不要累赘。

  (三)写好开头和结尾

  写好开头段,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我教给学生一条,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对于结尾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我让学生一定掌握好常见的几种方法,有概括全文、交代结果、写出感受篇末点题、表达感情和愿望、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等。

  (四)书写习惯方面:字迹工整,保持规范。

  (五)想象作文教学

  几年来,学生对看图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以及写景状物的作文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最头痛的应该是想象作文。高年级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的完整性,更强调了想象的深度与具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放得太开,也不能引导太多。如何把握这个度,真的很难。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我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首先,提供丰富的习作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习作内容可以是老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比如前面游海燕老师执教的《报道作文》,课前搜集准备了小鸭子过马路之前、之后的几幅图,学生通过看图进行想象交流,就拓展了思维。其次,

  提示具体的习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刚才说到的《报道作文》,游老师就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图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想象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并结合学生想象后的描述表演,进行针对性评价、引导,使学生对“如何想象细节”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一句话:想象作文就是让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合理想象,写我所想,抒发真情。

  五、注重作文评改

  一篇作文完成后,需要的是评定,推动,我很注重后期的评改工作,主要落实以下两方面: 学生方面:

  1、作文写好后,我总是让学生先自主评改,通过检查、推敲,自己去修改明显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还可在内容上进行删加。

  2、交互评改。在自己觉得满意后,又通过在小组中合作、相互评改中提高。当他人评价时,也能使学生得以借鉴、吸取别人的闪光点。

  教师方面:在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基础上,我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的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学生习作中的好句和优美片段,写出眉批、段批和总批。有时把学生叫到身边一同修改, 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我一般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老师从你的作文中读出了……”“我相信你……”“如果你在写作时注意…… 会做得更好”这些评语看似简单,却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总结4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还没等我晃过神来, 一个学期马上又要结

  束了。我不得不感叹时光之匆匆!蓦然回首本期的工作,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付出有收获,有欣喜可也不免有一丝困惑,真可谓是感慨万千!

  基于我校教师编制不够的缘故,本期我不仅担任了五(1)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还兼任了学校图书室管理员一职,工作量不小吧。

  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与学的重点,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家中更为孩子的作文担忧。目前,我们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基本上每天都是“家——校”两点一线的奔波,加上他们仍然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负担过重,对于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观察了解不够,课外书籍阅读不多,作文缺乏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而教师的作文教学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考试而教,忽视了作文教学;有的对课程标准研不够,对教法掌握不力,对学生指导不得法;有的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在师生双方的影响下,作文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作文,严重影响了语文成绩。这是同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的城北湘威人文实验学校 吴珍良(2013、1、11)

  提高相违背的。为扭转这一局面,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优化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长久以来困挠着师生的一道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教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多年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会看到有许多学生皱着眉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毫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写了寥寥几笔,拖到最后草草上交,应付老师。学生并非出于自愿,似乎都是老师“逼”出来的。比如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老师们在开之前就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为写作文做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写作的兴趣。

  困惑二: 多数学生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写作要求,

  很多同学迟迟不肯动笔,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有甚者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乱写一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篇观察日记,提前一周我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上课时,我花了很长时间把写作的顺序,注意事项板书了一黑板,结果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简单,一看就知道是瞎写的,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困惑三: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假话、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想象力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

  优化作文教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

  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句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就是素材。学生习作中最大的困惑就是习作没有素材。素材哪儿来?人们常说,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创作的源泉。可见,要想获取写作素材,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并做到:在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指导学生积极总结、归纳,并立即写下作文。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再厌烦作文课。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举行的几个典型的活动。

  1.“招聘大会”让学生说真话。

  学习《珍珠泉》后,我召开了“招聘大会”。首先我宣布:老师

  要当开发商,我看准了“珍珠泉”这块美丽的景点,想把“珍珠泉”这个村庄开发成“珍珠泉儿童度假村”,我要招聘各类职员。第一轮招聘设计师,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师把“珍珠泉度假村”的设计方案画出来,然后写成书面文字,谁设计的合理,就予以采纳。孩子天生爱比赛,任务布置后,学生只利用一个晚上,就画出一张张图纸,并作了文字说明。竞聘大会上,孩子们策划的度假村布局合理,设施

  一应俱全──有娱乐场所,有图书馆,有医院,有的还设计了垃圾处理站,这些创意出自几岁孩子之手真令人惊叹不已。

  接着招聘广告设计师。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宣传度假村,要求学生写出具有鲜明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的广告词。学生们这样写到:“这里草儿青青,这里水儿绿绿,这里是儿童的天地。”“珍珠泉是梦里的仙境,珍珠泉是优美的诗画。”“这里是学习的境地,这里是知识的海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诗化的广告词,让人拍案叫绝,赞不决口。招聘完毕,学生又随即写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三次练笔,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所以大家文思泉涌。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拓宽了思维空间,获得了习作的成功。

  2.表演童话剧,让学生吐真情。

  学习了第五册第五单元童话后,在班级组织一次“童话表演剧场”。我把学生分成八个组,要求每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童话,创造性地编出自己的童话,并对制作道具、服饰、美工、配乐等都做了合理安排,汇报表演十分成功。这些童话有关于环保问题的《地球的呼唤》,有体现团结友爱的《小狗请客》,有做事果敢的《乌龟的好朋友》。演出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洋溢着无穷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道具设计,包含着学生的情感和灵性。活动后又让学生围绕这次演练进行习作,学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写作热情迸发出来,

作文教学总结5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一)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二)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三)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四)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注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一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五)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二)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三)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三、重视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

  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作文教学总结6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工作中得知作文教学十分艰难,通过对学生作文训练,我来谈谈自己作文教学中几点体会: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热情和兴趣,就不惧怕写作了。在教学中我尝试:

  1.1 在课堂内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举行课本剧比赛,学生参与首先要在一起讨论课本情节、人物语言、动作心理、人物对白等,然后进行改编,写好剧本,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改编,剧本的写成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写作训练,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课文不再感到枯躁无味,而是趣味横生,使学生写作兴趣大增。

  还有,老师读作文题目后,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你会怎么写,你如何进行构思,你的主旨怎样去确立。然后再读一些范文,让学生进行比较优缺,从中吸收好的写作方法。或者给学生读故事,让学生在梳理故事中获得启示,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还有读故事时,不读完,让学生续写。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作文指导。

  另外,通过班级小报发表本班学生优秀习作,并在学期末装订成册,让学生有“发表”作品的机会,树立其自信心。对于作文基础弱的同学,不从他的整篇作文评价,不评价他的错字、病句,而是从他的闪光的一句话,给以高度赞扬。记得一个学生题为《我爱你――狗儿》的文章,有这样一句话“它的眼睛清亮清亮的,就好像看见了纯净的夜空”,发现了学生作文中闪光之处,就鼓励他,并把这句话抄写在我班名言栏内。从一点一滴入手,建立其自信,这位学生从此写作兴致浓厚,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对于每一篇习作,在评价同时,多让学生进行修改,当一篇作文经过多次修改之后,就在墙上挂上学生修改好的文章,这些都不失为一种激发写作兴趣的有效办法。我班的一位女同学的作品《母亲的祝福》在晨报发表时,同学们竞相传看,极大增强了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学生一写好作文就期盼老师给其点评,随后《平凡的魅力》、《特殊的生日》、《我眼中的鲁迅》等作品在晨报发表,同学们的写作热情高涨。

  到一个学期结束时,学生优秀作文集就收集整理打印出来了。一份份印有墨香的作文集在学生手里争相传阅着,激励着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消除害怕写作的心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1.2 课外活动是语文作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之外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给学生提供感知生活的机会。这样作文就不是无源之水。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上三教九流,与万物为友,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陶先生是希望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因为我们学生生活范围还是很窄的,他们世界只有老师、家长、同学,感到所写内容贫乏、无从写起,有畏难情绪。这时我们不如将他们领到自然,将课内所学知识用于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各种形式课外活动,开阔眼界,丰富语言,丰富生活。

  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带领学生走出去,课外科技,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培育,如参观、访问、游览、参观博物馆。将学生置身于此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有感而发,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就不害怕无材料可写,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如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还未上作文课学生就畏惧。看到这种情况,我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利用自然优势,将学生带入自然,在戈壁沙石之上体味秋的气息。这节课的写作很顺利,作文收上来有记事、有写景、有议论,各有各的角度。

  1.3 作文评改方式的改变。

  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了学生评改的形式:自评、互评。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能力。学生写好作文后分组读各自作文,评后由其他学生带走回家进行修巧,并要写出150字评析,附在作文后,老师尽早的利用早读自习时间、语文辅导课时间让学生讲评,教师当堂面批,这样学生读的能力锻炼了,也修改了作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课堂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

  用课内范文,指导写作。用课堂内的作品,让学生模仿写作。在讲授课文之前,做好写作安排,分析作家如何观察选材、构思、如何谋篇布局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抄袭。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断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语言。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无写人的文章《背景》《台阶》《老王》《信客》课文,在学习课文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如你的父母现在外貌如何,找年轻时父母的照片形容其外貌,通过对比写出和父母之间的事……并且通过阅读《自读课文》对写人文章又有更深理解,模仿名家名篇,但不是死的模仿,生搬硬套,如《闻一多先生说和做》闻一多先生外貌很有特点,如头发、胡子,不是面面俱到,但留给人很深印象。在写时抓住人物特点外貌,作文也是如此,用新学到的方法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一种方法。

  3.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结合

  让学生广泛的阅读选择好的内容,从中获取了大量信息,不断积累写作语言,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让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学生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大自然探索》《语文报》《读写月报》《读者》《青年文摘》等等。同学们在阅读同时,作了读书笔记,积累了许多生动丰富写作素材。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写作好,就必须要大量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得写作范例重要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许多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存储出来,初中语文课本上所规定的书要读,我还制定了每学期读书计划,除了定向阅读,还有自由阅读。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作文的成功之路。

  多看多读好文章,并在读好文章时,故意留下一些情节,让学生续写,或口头表达,学生参与后反馈说写文章效果非常好。注意积累好词佳句,诗词名言,特别是大量成语,抄写文章比较优美的句子,每天讲一个小故事,长期坚持,这些文章中的精品,一旦成为自己的,那将是拥之不尽财富。

  多读自然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是如此。

  4.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重要途径

  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还要抓学生课外练笔,重视练笔,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一块田地。

  练笔内容可以是课堂文章的延伸。如八年级下《春酒》,课后让学生来写家乡的民俗。又如写一些学校或班级发生事情,让他们写自己的话,想什么写什么,讲真话、诉真情。形式自由。我所带的班,每天写随笔,记录自己感悟,感受每天变化,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近。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成ABC三组,C组完成最低限量100字或摘抄好的句子。有了量的要求,就会有质的飞跃。创设这种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真实的自由的我,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新课标中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套活”,“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类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一旦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写作能力就不断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思想内容深刻,篇章结构完整,切入角度新颖,合理的表达形式,语言有味,书写工整的作文。还需继续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新路。

作文教学总结7

  人类社会已进入充满竞争挑战的21世纪,教育要为新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那么,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的作文教学该如何跳出某些习惯的框框和某些固守的偏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作文教学变成一个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呢?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放手做”“放手读”“放手说””放手写”“放手评”“放手改”,关键是要“放手”。

  一、放手做

  新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学生的作文内容又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叶圣陶先生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充实至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除课堂上“放手”进行创造性的师生表演,生生表演外,还应“放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实践的大课堂熟悉生活,用慧心去体会,用慧眼去追寻,用双手去实践,感悟生活的甘甜,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明白人间的真情和爱心。引导他们多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如“五自实践”活动,“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募捐献爱心”活动,“科技制作”活动,“读书读报”活动,演奏、歌舞、书画、写作、朗诵、演讲以及多种游戏,还要上好劳动课,以劳辅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益美;校外多做好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在家里多干家务活,如买粮,收拾屋子,烧菜,洗衣服,饲养小动物,培植种子,养花等。

  这样,通过学生的耳闻目睹,亲身实践,不仅丰富了写作素材,使他们提笔就觉得有话可说,而且身心得到了锻炼,陶冶了情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自理生存能力,都十分有益。习作时,才能进入叶老所述的“语语摹其形,语语传其情”的写作境界,才能有独道之见,有所创新。

  二、放手读

  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能力。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外在的表达。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培养观察、认识划新能力。比如: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童话、儿歌、谜语、优秀作文、儿童文学、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鼓励学生购订(小学语文报)等,还可在班里建立“图书角”。读后提倡摘录、背诵佳句、精段选,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为提高阅读效果,还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比如读书要做到“四学”:①读中学观察;②读中学选材;③读中学布局;④读中学表达。这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材又得法,读得多,见识广,作文时就能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写出生动、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文章来。

  三、放手说

  学生经过“放手做”“放手读”,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习作前,先“放手”练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新大纲也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可见,说是写的前提,也是写的基矗一般情况下,说得好,也就能写得好。几十个学生在一起说,相互启发,会产生形成创造思维的智力火花。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养成在动笔之前先练说的'好习惯。那么,让他们说什么呢?可以说命题,说中心,说选材,说布局,说内容,说开头、结尾……说的形式也可以多样: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表演说,说局部、说全篇……

  对于学生的口头说(口头作文),教师应热情鼓励,特别是对那些富有新意,敢说出带有独创性见解之语,哪怕是一个词说得好,一句话说得对,一种观念有新意,都要报以鼓励的掌声,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畅抒胸臆,敢说、爱说,为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矗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谁不说咱家乡美)这篇习作时,先组织同学以(我的家乡)为题,进行说话练习,让同学们尽情介绍家乡的独特之处,值得骄傲的地方,尽情抒发爱家乡的感情,然后再写,结果大多数同学写得情真意切,颇有新意。

  四、放手写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作文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开始作文,要求不易过高、过严,控制过死,应当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放下包袱,“大胆”去写,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提倡写“放胆文”。

  1.放内容

  初学习作的小学生,不知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写什么,怎么写,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难以下笔,往往产生畏难的心理。针对这一点,教师用富有启发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写作兴趣,解除顾虑,鼓励他们放开胆子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敢动笔,爱动笔,就能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显露他们的创造才能。可以写心爱的玩具,可爱的小动物,有趣的事,喜欢的人物等。读完一篇文章或科普读物,可写一写随笔谈,谈感想,写评论,改写、续写、补写、缩写、扩写,给插图写解说词等都可以,都应给子表扬、肯定。

  2.放体裁

  经常让学生按一种文体去写文章,反映社会生活,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乏味无新意,因而会产生厌写的心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能不能“放手”让学生试着用各种文体去习作?如诗歌、儿歌、童话、剧本、寓言、微型小说等。同样的内容可用记叙文写,也可用诗歌写;同样的主题可用寓言写,也可用童话写……实践证明、这样不限文体地“放手”去写,学生兴趣浓,思维活跃,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会得到充分显示,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3.放形式

  在作文过程中,应不拘形式,“放手”让学生尽情去写。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也可以倒叙、插叙,或是散文中夹诗歌,或是引述改转述,或写实,或想像……都要大加赞赏。

  这“三放”要是落到实处,学生就能写出内容丰富、文体新颖、形式多样、新颖独特、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来。

  五、放手评

  评习作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之乐,掌握成功的“决窍”,而且能互相取长补短,激发写作积极性,创新能力、认识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要“放手”让学生来评。

  1.自评

  自评就是要求学生自读、自查,自己找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同桌互评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认识标准,同桌相互评议作品,学习对方优点,指出不足。

  3.小组评

  五六名同学分为一组,将每个人的作品加以评议,评出最有创新意识的文章来,供全班品赏。

  4.全班评

  全班同学评析各小组推荐出来的富有创新意识的文章,评出好在哪儿,差在何处。写得好的念全文,念片段,大家欣赏、品评;写得差的,哪怕一个词,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让他读一读,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愉悦,成功的喜说,特别对—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更要大加品赏,从而培养同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放手改

  学生评议完习作后.要“放手”让他们修改。老师应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和修改方法,然后以自改、互改、小组改、全班改等形式,启发学生“放胆”去改:改题目、改布局、改开头、改内容、改结尾、改遣词造句、改标点符号……学会增、删、调、换的修改方法。修改之后,还可以通过互相加“评语”,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这样放手让学生去改,不但使学生的习作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是很有利的。

作文教学总结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总结9

  一、写作情况的简介

  提起作文训练,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构思,如何去下笔。提及到写议论文,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觉难以下手。勉强完成了训练,也出现了“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的情况,甚至经过了几次训练,我们吃惊地发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出现的论据可谓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鉴于此,我们进行了课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议论文的写作,87.7%的学生不知道论据应该从何而来,不知道如何恰当使用论据,甚至丧失了写作的信心,有些“望文生畏”。我们想了一些方法,尝试着去实行,以便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再一次让学生敢于提笔写作。

  就学生写作而言,经过训练我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

  2、的提出不够合理,甚至论点的提出不够明确。

  3、论据少的可怜,确切地讲应该是相当缺乏,不够具有代表性。

  4、文章写作缺乏辨证思维,缺少对问题深层次的思索,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课外调查新发现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发动了一些老师在其它班级、年级进行课外调查了解,了解的结果令老师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我们的很多老师经过研究,找到了一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首先,很多学生受地方语言的影响,很多文字的书写不同标准汉字,然而这些学生自小接受粤语教育,导致他们现在自然而然将“粤”字写在作文中,因此,在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老师不认得的别字,经过确认,我们才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

  其次,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论点在一篇议论文中的“灵魂”作用。课外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出观点,有时观点的提出不够新颖、明确。而且观点的提出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正确、符合规律,甚至有时会发现一些不符合科学的主张。

  再次,他们在闲暇之时只看些娱乐杂志、明星追踪性质的文章,在学生的表层记忆里很少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了解的不够深入,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用到的论据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于辨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为人处事应该是中庸一点好”。难怪他们的文章中对于很多问题的论证不是非常的深入,而且有一点含糊不清的感觉。因为他们平时就缺少刨根问底的习惯,他们习惯于不求甚解了。至此我们找到了事情发展的根源。

  三、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针对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的老师精心商量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措施,可以这样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实施起来感觉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这一职业的从教者,我们还是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具体尝试如下:

  1、两分钟的演讲。

  具体来讲就是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即兴准备,可以商量,然后找一些学生进行当场的表演。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看法。比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谈“勤学”和“效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谈及到学习的高效率。经过这样的锻炼,我们明显的感到学生对于问题思维的角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2、互相批改作文,找到不足。

  我们进行这种活动的目的并不是想老师偷懒。首先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同学互相批改作文,找到文中明显的不足,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今后再写作文时,会时时刻刻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大大减少类似毛病的发生率,而且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别人作文中好的语言,好的论证方法等。我觉得会修改别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会写文章,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够得以借鉴,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

  3、课前名人名言。

  针对学生论据过于少的特点,我们发动了学生搜索很多的名人名言,并且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演讲,谈谈学生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当然还要联系现实。以前学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现一些名句,他们的语言总是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语言显得非常干瘪。我们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的文字,最后找出一点时间全班进行学习和认识。在我们用了这种方法以后,绝大多数的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

  4、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论据。

  论据是为了文章的观点来服务,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来服务。所以我们的论据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学性、典型性。针对学生的事实论据过于少的特点,我们给学生分组收集论据。分组不是无目的的,而是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话题,然后再搜索相关的论据。我们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再集中找一个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小组收集几十个论据,全班分为5—6个组,那么,每次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将要掌握几百了论据,如果半年下来,学生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作文中无话可谈的局面。这也应了那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可以说成是“资源共享”。

  5、观摩辩论比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是在议论文中的确存在着辨证思维的过程。而且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于是我们组织学生观摩辩论比赛。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辩论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辨证思维。而这一切正是我们的学生非常薄弱的。例如这样的一个辩题“玩物丧志”和“玩物未必丧志”,学生在作文中辩的不很理想,于是我们发动大家去准备一次辩论比赛。我想对于学生而言,正也是一种锻炼。

  四、兴趣培养初见成效。

  经过半个学期的协调,我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已经逐渐取得回报,而且我们的学生可以自觉地进行写作,而且他们再一次敢于拿起手中的笔,去迎接新的挑战,挑战自我。具体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b)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c)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了d)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了

  很多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雏菊》文学社,并且在上面发表文学作品,(3)班的马秀冰同学代表去参加顺德区组织的作文竞赛,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回答问题的能力在一天天进步,作文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20xx—20xx学年度的第一学期全区统一考试中,两个班的语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高二(3)班语文的及格率在全区排名第四、优秀率第五、平均分第五,并且作文的平均分达到33分,最高分39分高二(6)班语文的及格率全区排名第四、平均分第8,并且作文的平均分达到31分,最高分36分。成绩的取得除了有一点偶然的因素之外,我想更多的还是师生的努力。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操作的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有些具体的工作还需要上级领导的进一步支持。毕竟,所有的创新都需要时间的考验,都需要一步步的磨练。在新的学期里,我们除了进行以前的工作之外,还打算进行新的尝试。当然,改革有成功也可能会失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功会属于我和我们的学生。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学生继续坚持下去,我们的工作还会再上一个台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希望师生共同努力,争取把我们的作品展示给别人看,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作文教学总结(9篇)】相关文章:

个人教学总结12-13

中班的教学总结12-08

绘画教学总结11-29

物理教学总结11-28

分层教学总结11-17

大班教学总结11-15

历史教学总结11-14

技术教学总结11-12

小班教学总结11-05

动画教学总结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