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演讲稿

时间:2023-06-23 08:35:22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有关青春的演讲稿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青春的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青春的演讲稿

有关青春的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相信在坐的许多人都拜读过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老师,请保重自己》。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其中的话语:“老师,请保重自己。不要祈望你的一己之力能够净化多少污浊的空气。你没有教唆你的学生走上歧路,你没有放纵错误在空中飘逸,你没有心存私欲损人利己,你没有得过且过误人子弟……在苍茫混沌的天地,你的身躯足够伟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你的品行足以超越聚光灯下那一阵阵卑琐的呼吸。”

  的确,“老师不是救世主,也并非上帝,更没有人逼迫我们来拯救这世风日下的世界。”然而,老师不来拯救谁来拯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鲁迅先生曾经赴日学医,又弃医从文,不正是看到了想要拯救世界必先拯救人的灵魂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老师,不正是用自己的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的工程师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的称谓,不仅仅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荣誉,一种肯定,它还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传播文明、驱赶无知!它还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唤醒民众,创造未来的重任!

  有人说老师苦,也有人说老师累,还有人说思南八中的`老师最苦最累!是啊,多少次夜深人静,当别人正在麻将桌上“摸五杠六”的时候,当别人正在温暖的家中欣赏精彩球赛的时候,我们还在教室里扯声卖气,我们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我们还在寝室检查我们的学生睡没睡着,盖没盖好被子。又多少个凄风冷雨的早晨,当启明星还眨巴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当公鸡还在没完没了地鸣啼,我们已经走出家门,奔向自己牵肠挂肚的校园。

  然而,我选择,我奉献!我们选择,我们奉献!正是从领导到老师无数八中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青石板上创高产”的的八中精神,代代相守、薪火相传。我们才让八中出身寒门而身价不寒,我们才用三流的生源,创造了全市一流的升学质量,我们才让八中这面贵州农村教育的旗帜在龙底江畔高高飘扬。此刻,无须我多说什么,因为这已经是师德最好的注解,这已经是师德最有力的诠释!

  尽管我明白,我不是栋梁,但我明白我的事业是栋梁。所以,我选择,我奉献!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不是未来,但我们知道我们的事业是未来。所以,我们选择,我们奉献!

有关青春的演讲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青春的讲台》。

  有人说:“青春是浩渺的宇宙;青春是光彩的舞台”;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张永不褪色的彩照,青春是远行者那色彩斑斓的起点”。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青春就注定要演绎在那“三尺讲台”上,那才是我们奉献青春的“舞台”。

  古今中外,多少致力于教育事业,尤其是致力于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人们,都把他们绚丽的青春演绎在那“三尺讲台”上。

  我国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徐特立先生,以振兴中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己任,在73年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他以“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奉献精神,倾尽毕生心血和全部智慧,教育培养了几代人,造就了一大批领袖人物和革命建设精英,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绚丽的青春。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小立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座右铭,并发起组织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理论,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默默地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

  教育前辈们那卓越的求实思想、敬业风范;忘我的献身精神、爱生品质,为我们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中日友好学校正以“办一流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独特办学理念立于改革的潮头。校长刘伯阳更是从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找准办学思路到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从依“法”治校的形成到激励机制的完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鼓舞下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中日友好学校的全校教师更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奉献不尽,耕耘不止……

  有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补习功课的教师;有为了备好一堂课,使自己的课上得更精彩而一遍又一遍地认真钻研教材,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念的年轻教师;有为了使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而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去家访,去说服家长,防止学生辍学的班主任老师;有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婴儿和卧病在床的父母,而一心扑的教学上的女教师;他们总是“爱校如家”,以忘我的献身精神为教育教学而辛勤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记不清多少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教师办公室里,总是传出永不熄灭的灯光,总是映出他们为如何搞好教学而冥思苦想的的身影;记不清多少个晨曦初露的早晨,披着冰冷的青晖,总能看到教师们匆匆走向校园的身影;记不清多少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教师们放弃午休时间,为辅导学生而忙碌的身影……。

  他们就是这样,在这“三尺讲台”上艰苦卓绝地、无怨无悔地精心耕耘着人民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每当我看到各位教师挑灯夜战,认真研究教材,精心策划每一节课的时候;每当我看到教师拔下针头,拖着病体匆匆走上讲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教师顾不上家庭、孩子而辛勤工作的时候……。我的内心就震撼着、感动着。在他们身上,我深刻领悟到了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我感受了一种奉献的圣洁和伟岸。作为中日友好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为能有这样的领导和同事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是的,作为教师,我们甘为人梯,虽工作艰辛,吃也清淡,穿也素雅,但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讲台上,我们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亲人朋友经常问我工作干劲那么大,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一笑代答。我知道,我的力量来自于“我是一名教师”,来自于我们默默奉献、来自于我们的求实创新的精神。在我短短的几年教育生涯中,我深切感受到,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使我倍感高尚。那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寄托的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学生成长,就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感。

  我时常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我为教师的辛勤付出,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而激动;我为学生的有为、成才而兴奋!……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有着全体教师无私奉献的爱,有着全体教师奉献的青春。

  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这里是我的“三尺讲台”,这里就是我奉献青春的讲台。让我们忠诚地守侯这方伟岸而神圣的“净土”,在“三尺长的讲台上耕耘岁月”,让我们的青春在默默奉献中闪光!

有关青春的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花朵在悄悄绽放,那么有规律,但却看不见;柳丝在静静发芽,那么有节奏,但却听不见。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在静静地流逝,似乎没留下痕迹;我们跟着岁月跑,一路上却印迹分明。

  十八年,我留下了太多的欢笑。

  爸妈又一次兴致勃勃地翻开了那本厚厚的相册,那里有着我十八年来的成长见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去模仿爸爸的每一个动作,滑稽的姿势常引得爸妈开怀大笑。看着一幅幅神态各异的照片,爸妈一脸的兴奋与欣慰,似乎现在的我依然是他们眼中那个天真、活泼的我。时间好像定格在了从前,那本发黄了的相册满载了我孩提时的幼稚与天真。

  十八年,我留下了太多的泪水。

  是在刚入初中得知分班考的`成绩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像小学生一样满校园乱跑了,成绩意味着竞争,意味着成败。我的起点相对于他人是落后的,因此我要走的是一条布满泥泞、长满荆棘却只属于我的路。一路上,我摔倒了无数次,有几次甚至不想再爬起来。但老师的一句句鼓励、同学的一次次帮助,如同神奇般的药水,奇迹般地治好了我以为永远也无法愈合的创伤。泪水毫无保留地洒在那条长满荆棘的路上,可是当我又一次爬起,我发现,那些荆棘竟然开出了花。

  十八年,我留下了太多的拼搏。

  最苦的时候,是离梦想最近的时候。高中的节奏似乎又快了一个节拍,六门课的练习叠起来可以骄傲地盖过我的头,一题又一题,一本又一本,随着练习量的增加,我的乏味也加重了。看着班里那些举重若轻的同学潇洒地生活,我总会投去羡慕的眼神。可我也明白,我还没有资本如此潇洒,我还得继续埋头我的征途。厚厚的笔记本、题目不多却极有分量的错题集、被红色笔迹划得伤痕累累的作业本,为我保留了我奋斗的全过程,有些苦涩,却也充实。

  岁月依然无声,但青春留下了痕迹。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青春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青春的说说08-22

青春演讲稿04-13

青春的演讲稿03-09

让青春飞扬演讲稿07-21

致青春的演讲稿11-16

青春力量的演讲稿11-04

关于青春的演讲稿04-30

青春无悔演讲稿04-27

青春与梦想演讲稿05-12

青春飞扬演讲稿05-06